大概这就是他吧,另一个走出来的“有杰”…

今天和潘记者去看了年少日记,散场的时候他泣不成声
大概这就是他的童年,另一个走出来的“有杰”…
「我是不重要的人」?
同款二孩家庭打压式教育、半夜偷看漫画挨打“你不行打到你行”、半夜失眠上课睡觉、拿着藤条求打却被语言暴力嘲讽被骂、留级、学琴、给公仔配音、旅行只带乖的小孩…甚至夏天只愿意穿长袖上学怕被发现手上的藤条…是亲身却有种寄人篱下,对他来说感触太多了。。。
所幸生活没有电影那么极端,还好有爱他的妈妈、偶尔帮他的姐姐、还有高二复读认识的死党,可以平安成人有经济能力摆脱父权家庭。
也许严父教育、棒棍教育有他的道理,但有必要吗?到现在他都无法走出童年阴影。甚至很讨厌很讨厌他的父亲。
散场后面的阿姨,说这电影很无聊。这大概是上一辈的人教育缩影:小孩你也不配有自己的心里压力、情绪思想。em…大概有些看法是根深帝固无法共情。
没事 我们自己做好就行了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