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一下追风者背景,闲聊剧情走向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很少看到金融背景的谍战剧,作为谍战片爱好者,想理性结合历史背景(查到的背景不一定完全准确),顺便🍑一下后面剧情走向。
政治背景
1927年,第一次国共内战,上海单方面清党并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南昌(魏若来老家)起义,建立武装政权。魏若来随哥哥来到上海谋生,同年,哥哥加入我党。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8年,北伐军占领背景,北洋政权覆灭。
1930年年底,魏若来进入中央银行。
1931年,日军占领东北地区。
1937年,华北沦陷,南京,上海相继沦陷,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迁至重庆。中央银行随国民政府迁至重庆。
1937年,国共合作。国民党主要在正面战场,我党主要在陕甘宁地区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
金融背景: 1927-1937,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国政治中心南迁至南京,经济中心南迁至上海。截止1937年抗战爆发,上海经历了金融繁荣的10年。
1928年,宋子文(剧中沈图南的上司)任南京国民zf财政部长,推行一系列金融改革,建立中央银行。同年,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从北平迁至上海。1930年,收回关税自主权。
1931年,日本在东北地区建立满洲中央银行,发行伪满纸币和日币,统一东北金融。
30年代,列强爆发金融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纷纷向国外倾销商品,回购白银。受此影响,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入超,白银外流,金融市场动荡,银行纷纷倒闭。
1933年,国民党zf推行废两改元的币制改革。废止银两,采用统一的银元。
1935年,国民zf制定《中央银行法》。南京国民政府发型法币,由银行控价,禁止白银流通,与英镑挂钩,在一段时间内稳定了金融形势。
1937年,日本在北平建立华北联合银行。
1938-1945,是中国通货膨胀的10年。法币改革后,强制市场使用纸币。但由于日本在沦陷区抢占银行,大量伪造法币,推行特别关税,法币迅速恶化。
中央特科背景
1927年建立,负责中央的安全保卫工作。
职能介绍:下设总务科,情报科,行动科,交通科。
总务科属于以合法身份在上海市区活动,担保和保释党员,租房,经营党产,以合法痛经获取经费。
情报科打入国民zf,获取情报。行动科用武力手段劫囚劫狱劫法场,暗杀背叛党的前中共党员。
交通科是和共产国际和各苏区保持联系。保护要员进出苏区。
主要事件:
1931年顾顺章叛变。
1934年获取第五次围剿战争机密。
1935年中央特科结束使命。部门同事留在上海,大部分转移至华北湖南四川。
闲聊剧情走向
剧始于1930年,现在播出16集,一共36集,差不多前半段已经结束。预计剧集会聚焦1930-1935年的故事,推测不超过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因为1937年后央行迁至重庆。30年代列强夹击导致的白银外流,1933年的废两改元,1935年的法币发行都是有可能提及的剧情。
魏若来:
已知:逐渐在金融业展露头脚,有一个为我党牺牲的哥哥,目前不是我党,但对我党还是有同情的。
猜测:后面会跟着沈图南经历一系列金融上的辉煌,动荡,和改革,逐渐意识到国民zf的金融体系无法救国,最终会倒向我党。从片花看,后面有和沈近真去苏区的情节。推测结局是去建设苏区经济了。也有可能继续蛰伏在重庆zf的央行。
沈图南:
已知:坚定的国民党金融改革家,坚信三民主义救国。来自南京宋子文一派。
猜测:因为宋子文是现实中的央行行长和废两改元的推行人,所以很有可能会把宋子文的事情安排到沈图南身上。30年代上海金融繁盛,但也处于在列强夹缝中生存,风雨飘摇。几次改革,虽然一段时间内惠及人民,但最终敌不过现实的无奈。沈图南后面会面对着事业上的失意,精神上报国无门,感情上沈近真和魏若来的背叛。结局推测一个悲剧人物,英雄也是枭雄。我猜测自鲨,也有可能退隐江湖或者被策反?但是考虑到民国人物十有九悲,这个有报国理想的人物结尾大悲剧才更有看点。
沈近真:
已知:剧中沈近真大概率属于中央特科行动科,徐老板是沈近真的上级,现实中中央特科在1930年属于周总理领导,行动科属于顾顺章领导。顾顺章1931年会叛变,但可能不会出现在剧情里。从目前流出的片花看,沈近真后面会刺杀我党叛徒李晟达,险些暴露,徐老板劝沈近真离开上海去苏区。
猜测:沈近真没有走,留在上海继续参与中央特科的活动。猜测后期会和魏若来走的比较近,引领魏若来加入我党。后期会在沈图南面前暴露身份。根据片花推测,沈图南舍不得鲨了妹妹,于是送走了妹妹。看有人说沈近真会牺牲,猜测为了掩护魏若来继续潜伏在国民政府金融中心而牺牲,或者去苏区当武器砖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