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何在?

这是一篇电影《第二十条》的影评
对于这部电影我是超级期待的,大年初一带着家人一起去看,我父母说看着韩明一家的相处氛围真的很真实,无论是父母之间的爱情,日常小吵小闹却又互相理解包容;父母儿子之间的亲情,一切事情在儿子的事情上都是小事。
李茂娟有时候会责怪丈夫韩明工作忙不顾家,但是在得知具体事情时,她知轻重缓急,她会帮助郝秀萍和她的女儿,会让韩明替他们讨回公道,她通情达理。
电影韩明指着视频给张贵生分析哪是正当防卫,哪是防卫过当,那一刻是讽刺的。张贵生在见韩明时的踌躇与小心,可见那件事对他的打击,而韩明的话更让人心寒与无奈。但是他也是有赤诚之心的,他总是说之前那么多起事故都是这样办理的,但是在吕玲玲坚持要找郝秀萍,找刀时却又陪着她,他也是忠于法律,赤诚的人。
而吕玲玲是无数检察官忠于法律、不忘初心的代表,他们以自己的力量去不断找到法律的漏洞,去保护民生,以老百姓为中心,不能因为结案快就匆忙断定。
郝秀萍,一名聋哑人,她被强奸出来的那一幕破碎感真的扑面而来,她说她不想活了,后来在被逼着签字的时候,她跳楼前也说着只有他跳楼了,他们才有希望。因为死者为大。
三条事件线索穿插,张贵生没有赶上正当防卫的判决,郝秀萍及其丈夫是正当防卫的推动者,而韩雨晨是法律正当防卫的收益者,电影最出圈的一句话就是,“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这篇电影主要是取自《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法条的阐释和界定,宣扬法律的正义性和人民对法律最朴素的情感表达。
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
法律条文的出台不是为了约束,而是让人们有着希望。电影表达出在绝望的条件下,人民的声音才能变大。聋哑人郝秀萍的绝望让人们静下心来体会法律的权威来自哪里?如果人们都不认可的法律,那还有什么公平正义可言?正当防卫、见义勇为,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应该被鼓励。法律是红线,但更应该保护的是维护这个社会底层人民的朴素情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总有些人喜欢寻找法律的漏洞,做错了事应该受到惩罚,但是在情景界定上更应注重社会的期待。
整部剧精华在最后,韩明说老百姓要的就是公平正义。法律看似高深,实际上是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希望法律能惠及更多的家庭,让悲剧不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