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艾米、婚姻、镜头语言

网友们改编了张爱玲的名言来评论这部电影:婚姻是一袭华美的长袍,里面爬满了虱子。
女主艾米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给自己写的《神奇的艾米》这本书的阴影下,她遇到三任不同的男友各自表演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女孩,尼克喜欢酷girl,她便扮演酷girl的角色,但随着两人的失业,尼克放弃了努力,变得颓废懒惰,甚至还出轨,这些让婚姻生活岌岌可危,于是艾米让书中那个完美的女孩彻底消失了,接替而来的,是她这个可以掌控一切的“神奇艾米”,而她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就是通过媒体。
“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乌合之众
艾米的父母一次次把记者会做成了真人秀,不仅煽动群众,还不忘宣传绘本,而媒体也为了流量一次次发酵舆论,找漏洞、挖爆点,在各方的推波助澜下,法律尚且没有宣判,尼克却已在媒体口中被定性成了杀人犯,没有人在乎事件的真相,他们断章取义、人云亦云,他们只进行一场又一场的狂欢,当尼克决定反击也在媒体上表演时,艾米又看到了希望,之前真是因为尼克放弃表演,让艾米无计可施,因此她一开始的计划原本是自杀后诬陷尼克,当男主角站在舞台上后,艾米也恰到好处地出现,这时所有的聚光灯都打在他倆身上,这场好戏也迎来它的高潮,它的成功,不止取决于艾米和尼克,更是需要媒体和舆论就能杀人的当今社会。
大卫芬奇此片不仅是在揭露婚姻的黑暗面,媒体隐喻也始终贯穿其中,并且在影片后半段集体爆发。
片头和片尾艾米的特写镜头就像是一只趴在人怀中不辩喜怒的猫,恰巧影片中也有一只猫,尼克对它宠爱有加,而这只大橘总是静静地呆着,看警察取证,看门外的媒体,最后艾米回家之后尼克因恐惧不敢入睡抱着猫坐了一整夜,第二天一早起来却看到它站在女主人身边,女主人露出冷冷地微笑,大橘则眼神孤傲,他们像是一体的,又像是实体与影子前后交汇,那一天尼克终于明白了二人的从属关系,向艾米妥协并配合表演。
二人每次接吻的时候都被秒切,这种剪辑切断了观众的情绪,让观众感受不到丝毫爱情的甜蜜,从而留住最重要的悬疑感;二人的博弈中,当二人经济危机开始艾米处于强势地位时,艾米总是处于高处俯看尼克,并且艾米的画幅占比也远大于尼克,但当描述她为了挽救婚姻想要生育和尼克谈论时,艾米从高高的楼上直追到楼下,随后被尼克推倒在地,自此后艾米的画面总是横躺在镜头下方,尼克已凌驾在艾米之上,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艾米遇到大冤种前男友,当他表现出不满和控制时,艾米显得弱小无助,大冤种在高处施压,艾米全程仰视对方换取同情,当她计划完成准备实施时,又一次颠倒过来艾米处于镜头上方,重新占据了主导位置。所以,好的导演一直在用镜头引导着故事的走向,让观众在无形中与影片同频。此外影片有很多细节还致敬了经典电影和书籍、摄影海报等,这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方式只会为影片的深度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