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讽与狂欢

强烈的戏剧性和象征意味。传统宗教精神的彻底败落,被至亲和想要救护的穷人两度强奸,忠贞向善、献身上帝的理想被彻底抽干,于现实中无所附依,只得投入世俗与现代文明的怀抱。一面是祈祷、一面是改造的平行蒙太奇揭示出宗教的无力,把“最后的晚餐”变为一场堕落的狂欢,被投入火中的荆棘头环。坐着马车来到,坐汽车离开,由唱机播出的、成为纵欲狂欢背景乐的宗教圣曲。凶狠地表现穷苦底层人的忘恩负义与深重罪恶,似乎把他们的处境归因于自身的道德败坏。不过影片对于其他人物也都是呈嘲讽态度,老房主孤僻守旧,发展出不正常的情欲心理;儿子一派新兴资产者模样,求新求变,却是表现为滥情、伪善(买下一条狗,不知还有千百条狗;同时,可怜狗却不知可怜人);维莉蒂安娜是真诚与执着的,而她的格格不入与悲惨结局也是注定的:当她决定走出修道院踏入俗世的这一刻,她就必须面对这世界中真实的困境,再也不能躲回到她的那方小天地中去了。这样看来布努埃尔似乎把劳苦大众、资产阶级、宗教势力等可能推动社会改善的力量都可否定了,然而在强戏剧性与鲜明个人风格的前提下,这更多是一种戏谑和嘲弄,不是深沉决绝的宣判。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