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莉蒂安娜 Viridiana (1961)
维莉蒂安娜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维莉蒂安娜的影评 · · · · · · ( 全部 50 条 )

「救贖」的虛無,談布紐爾的《華麗迪安娜》
「離經叛道」的路易士‧布紐爾(Luis Bunuel)曾拍出令無數觀眾震撼的影像,好比短片《安杜魯狗》裏面的剃刀割眼球、拖大鋼琴的男人和掌心爬出螞蟻等等,就是其中之代表。布紐爾在1961年回國拍攝的《華麗迪安娜》(Viridiana),看似大大減弱了《安杜魯狗》般的超現實性,或...
(展开)

《维里吉安娜》电影剧本
《维里吉安娜》电影剧本 文/〔西班牙〕路易斯·布努埃尔 译/严敏 在亨德尔(注1)《阿利露亚》的乐曲伴奏下,片头字幕在银幕上交替。当最初几个镜头一出现,音乐便停止。 修道院的院落。白天。 全景:院子和有顶走廊。镜头揺至一群修女,维里吉安娜也在其中。 一队男孩两个...
(展开)

以前她是圣母,此后她视宗教为路人
在1959年的《纳萨林》中,虔诚的基督徒纳萨林在被两位无知的女人认为是耶稣降临后,虽然无法救赎她们和众人的苦难, 但是至少在影片的最后,纳萨林用“拒绝/接受”的两次转变暗示了他再次用信仰战胜了怀疑,基督教虽然拯救不了众生,但至少拯救了自己。 然而在1961年的《维莉蒂...
(展开)

一种关于“高尚品德”的讽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从本质上来说,这部电影是在讽刺一种表面上的“高尚品德”:这种“高尚品德”往往对境遇没他们好的生物持一种「草率而自我以为正义(self-righteous)」的「同情心」、「拯救心」,而这种同情心/拯救心就是布努埃尔想要批判的。因为,大部分时候怎么真正地去拯救、去帮助这些人,... (展开)> 更多影评 50篇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电影学院本科生必看100部 (志国)
- 【豆瓣五星电影集中营】(2/3) (影志)
- 电影上的“三部曲”系列~~ (Black Tulip)
-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 (Viking)
- 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影片 (最想念の季節)
订阅维莉蒂安娜的评论:
feed: rss 2.0
维莉蒂安娜的短评 · · · · · · ( 全部 2389 条 )
36 有用 吞火海峡 看过 2012-09-09 11:36:31
文明思想原为人生苦旅的自救鸦片,上升至伦理禁忌则为欲望释放的束缚,愚化至宗教教条即是蒙蔽真相的红布。人之原欲乃生命狂欢的汁液,只要不去逾越毁灭的红线,就能拥有片尾那舒弛欢乐的远景,这种状态我称之为和谐。【10】
29 有用 novich 看过 2011-03-31 11:10:04
布努埃尔总像是在肆意毁坏他自己也心痛、心爱的东西,最后留下一个冷冷的、极其物质主义的残骸,那不像是嘲讽,而是精疲力尽后堕入平庸。
27 有用 小易甫 看过 2009-08-29 22:15:22
我不赞成主流认为这是布努艾尔最好的作品,导演放弃了惯用的超现实主义,用一个并不丰富的故事讽刺了宗教与现实的冲突。"所有的猫在晚上都是灰色的"分明在暗示宗教的虚伪外表,模仿《最后的晚餐》确乎增加了讽刺力度,或许在没有找到专业的影评之前,更多的暗喻仍有待发觉,但总觉得故事本身是弱点。
10 有用 沁云 看过 2016-05-26 23:01:47
黑白的布努埃尔,充满象征和隐喻地探讨天主教。流氓无产者的人性之恶使资产阶级“救世主”般的宗教美梦破灭。布努埃尔触及了重要的宗教问题,诘问了它的组织、制度,和形式。
4 有用 神仙鱼 看过 2019-11-29 22:20:42
好像没有多么超现实?从天主教徒到无神论者的击碎重建,信仰一次次崩塌,被宗教视为“亵渎”的,都是相当幽默的讽刺(最后的晚餐最高(瞎眼的耶稣))。那一场餐桌恣意的狂欢看到咋舌,没有十全的好人也没有十恶坏人,不过是不再压抑欲望的世界和人性的真实样貌,而宗教直面真实后不攻自破,有多虚假旁观者清。田间祈祷与劳作的蒙太奇戳破所有的泡泡。结尾因审查而作的改动反而比原版本更有味道和空间了。//第一部布努埃尔 ht... 好像没有多么超现实?从天主教徒到无神论者的击碎重建,信仰一次次崩塌,被宗教视为“亵渎”的,都是相当幽默的讽刺(最后的晚餐最高(瞎眼的耶稣))。那一场餐桌恣意的狂欢看到咋舌,没有十全的好人也没有十恶坏人,不过是不再压抑欲望的世界和人性的真实样貌,而宗教直面真实后不攻自破,有多虚假旁观者清。田间祈祷与劳作的蒙太奇戳破所有的泡泡。结尾因审查而作的改动反而比原版本更有味道和空间了。//第一部布努埃尔 https://cinephilia.net/4710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