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皮》与《李米》:周迅的二重奏

国庆前后周迅的双响炮,似乎令她很涨长人气,没办法人是天才的演员,角色于她从来都是手到擒来,断不会令人失望。《画皮》属于是那种看上去很美的作品,《李米的猜想》则是充满张力的小制作,在《画皮》中周迅的角色是被导演加重的,但也并非处于绝对地位,而《李米的猜想》中的她却是不可或缺的。
从个人偏好而言,喜欢《李米》多过《画皮》,陈嘉上借了一张皮画出来的全然无关原著,历鬼变作了成了狐妖,全篇故事倒更贴近当下的年代,极为与时俱进,人爱人,妖爱人,妖爱妖,错综的多角爱恋关系,狐狸精本就是小三的代名词,演一出家庭伦理剧。往细里读,发现周迅的狐妖原本就是张曼玉的青蛇,到了终了方才明白人世间的爱。《画皮》拍得精致,可就是美不过《青蛇》,徐老怪赋于影片的那份飘逸秀美,哪怕是妖也是妖到骨子里去的媚,陈嘉上的《画皮》里是没有的,这也是不喜欢的一个原因。影片中连打斗也是实打实的来,看着还是象功夫片,哪有神怪片的玄幻,不明白呀不明白。
《画皮》的落俗有时也局限于它是大片,它要调众人之口,众口难调但仍要调,调好了为的是票房。所以结局要美好,让大家都满意,但这种满意往往就是让你觉得还不错,但又达不到很喜欢的境地。有时候小制作就不必受制于此,可以尽情发挥出个性风格,让你要么极喜欢要不极讨厌,《李米》的风格就是非常导演个人化的,可以兜转几条线,不考虑有可能让观众摸不着头脑。而喜欢《李米》中的周迅,因为她实在撑起了整部片子,有爆发力对她的演技也有挑战。《李米》的故事非常紧凑且张力十足,不足之处在于影片略显铺垫交代不够,使得人物的前后因果产生一些偏差,但也不影响最终故事煽动人的那一刻,爱的偏执狂,周迅和王宝强都是。
事实上《画皮》可能有更多商业的看点,如影片在最初宣传上的噱头,裸替和恐怖,这些原本是这一题材影片的重头。只不过最终在大陆上映时被剪去不少,最终噱头也没有落实,一方面影响了人物情节,另一层面于《画皮》而言确实也损失了观赏性。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