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漫长,其实只有一个月。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片名叫做漫长的季节,但其实主线故事并不漫长、也没到一个季度。这个漫长的季节对于王响来说其实只有一个月。
影片三个时间段穿插叙述,但却一点没有凌乱,没有编剧、导演强行给人物降智,人物所做的事情都符合性格,几个主要的角色没有绝对的好坏,只能说造化弄人。
下面按照主线故事捋顺一下具体事件的过程:
沈墨和傅卫军小时候父母去世,被寄养在伯父家,伯母嫌弃傅卫军聋哑、于是将其送人(后被弃养至福利院)。大伯一直猥亵沈墨。
1997年沈墨考上大学暂时摆脱大伯,入学时结识王阳。之后沈墨在维多利亚打工,王阳为追求沈墨也入职维多利亚。大伯追至桦林骚扰沈墨,傅卫军通过殴打沈辉间接使沈栋梁离开沈墨,沈墨以为雨过天晴继续在维多利亚打工。
1998年,王阳与沈墨开始谈恋爱。有香港商人在桦钢投资,港商在维多利亚期间看中沈墨,并通过殷红迷奸了沈墨。沈墨爆发,先是伙同傅卫军和王阳绑了港商,沈墨一杀港商;王阳穿着防护服将港商的尸体丢入了加热炉,期间被刑建军看到(但没在意)背影,至此港商消失;沈墨与殷红发生冲突,殷红表示之所以协助港商迷奸沈墨是因为嫉妒,沈墨二杀殷红并分尸,计划使用殷红的身份继续生活。傅卫军四处扔尸体,引起警察关注,马德胜、小崔、李群开始负责分尸案。由于港商失踪,桦钢无资金注入,工厂裁员引起员工不满、员工各种闹事。朱局长从政治角度出发,要求马德胜侧重调查港商失踪问题,马德胜不同意,李群主动请缨。沈墨约王阳跟她和傅卫军一起逃离桦林,傅卫军为了沈墨主动被抓、承担罪责,王阳考虑到父母没有同意跟沈墨走、沈墨心灰意冷下准备自杀,王阳为救沈墨死亡,沈墨远走。大伯为了躲避沈墨,搬家至桦林。
2016年,傅卫军在狱中死亡,大伯为杀死沈墨提前取走骨灰。沈墨为取回弟弟骨灰回到桦林,并被大伯开着自己儿子的套牌车(套的龚彪的车牌)撞伤。沈墨受伤到药店买药期间被小露拍到背影,发给龚彪、王响后,王响认出背影,开始与龚彪一起找到马德胜追查1998年的真相。
王响是一个典型的父权式人物,聪明但固执,情商低了点,从他觉察到王阳的问题到王阳死亡、罗美素死亡,只有一个月,但是这月的打击过于沉重,使他停留在了那个秋天。
马德胜很能代表那些“老兵油”一类的人物,灵活、有头脑但又有自己的坚持,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干扰因素,让他坚持追查碎尸案的话,他能查出真相。
龚彪就是我们身边的甲乙丙丁,懒惰、不求上进、没那么有责任心,但你说他有什么大的缺陷呢?好像也没有。
整部剧,故事连贯、人物丰满、逻辑通畅,如果硬扣的话倒不是没有bug,但是已经不影响整体结构了。
我是一个东北人,看这部剧的感触更多一点,或许是时代洪流的冲刷、或许是人们思想的守旧、抑或是地理位置的局限,我眼见着这个城市慢慢的落寞。“历史的尘埃落在普通人身上就相当于灭顶之灾”这句话在这部剧里有着完美的体现,但是灭顶之灾之后,活着的人也还是要好好活着。
往前看,别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