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角度理解西汉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看的上一部如此优秀精良的历史纪录片,还是央视的《河西走廊》。乍一看,帝陵系列没有金戈铁马出使异邦来得磅礴精彩,却蕴藏着更深层更本质的另一面。毕竟在事死如生的西汉,死后葬在哪,和谁葬在一起,可没几个人能不显露真实想法。
第一陵自然是开国皇帝刘邦的长陵,尽管经历了楚汉战争天下凋零,但自刘邦伊始仍将帝陵提升到维护国家统治威权的政治象征,并选择了咸阳原这块风水宝地。底边一百多米矩形高三十多米的黄土夯筑陵墓,应颇似去掉尖顶的埃及金字塔。陵邑制度沿袭自秦代,既可吸引关东诸侯门阀大户豪强迁入关中补充财富人口,同时还能起到防范匈奴的军事目的,西汉中前期天下人还以能住在陵邑为荣。
汉文帝另辟一片,于长安东南面的白鹿原上修建霸陵,也昭示着他作为代王被功臣集团迎入帝位,始终持有戒心和距离感,甚至包括面对刘姓宗室时,同时也凸显了他对母亲薄太后的依恋相思。说到太后自然不能不提皇后,刘盈的帝陵给皇后陵墓留了很小一块,正好和他不满这桩吕后安排的政治婚姻且无子嗣相对应。汉武帝的茂陵,规模陪葬物品都是最大最丰富的,却没有后陵,不禁让人为其晚年的废太子案唏嘘。形成对比的是元帝的渭陵有两座后陵墓,虽然傅昭仪的后陵被哀帝追立又毁于王莽。元帝起不再有陵邑,也折射了社会观念和政治格局的微妙转变,儒家理念深入人心,世家大族有自己的宗庙便不以陵邑为光彩,且不提这点,单是盘根错节的地方大土地主也不再容易一纸政令西迁入关。成帝哀帝也均无后陵,如此看来,一帝一后的标准陵墓配置实属可贵,能够实现的朝代也相对更为盛世繁荣。
所以说,较之大部分正史描述帝王将相在世时的情形,这部以帝陵为主线的纪录片令人眼前一亮,多了一个了解西汉的视角。
© 本文版权归作者 langoufei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