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子的死是理想主义的崩塌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彪子,这个在东北话里带有愚蠢,冲动含义的角色。可以说,彪子的死代表着理想主义和乐观精神内核的整体崩塌,也代表着以东北老工业国企为代表的有吃有喝,不求上进式生活态度的直接死刑。彪子是90年代大学生,毕业后到了大厂厂办,本来是前途无量,可下岗潮加上不上进,变成了一个蜗居老商品房的出租车司机。追上了喜欢的女人却被戴了绿帽,但依然将就着过下去,也没有孩子,人到中年还在跟自己年轻时喜欢的带着消毒水味道的药店店员搞精神出轨,最后又被戴绿帽还离了婚。年轻时长发偏分,穿着讲究的衣服,中年后油腻不堪,打着胰岛素还天天啤酒烤肉,嘴从来不停,不知自律。他确实乐观开朗,不管遇见啥事儿,他始终贫着嘴,讲着笑话,不当回事儿。他一直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里,哪怕家庭上妻子出轨,哪怕生活上身体染病,哪怕事业上买车被骗,他也一直没有痛哭流涕没有歇斯底里,他一直乐乐呵呵,不紧不慢的。你可以说他是心态好,看得开,但我更愿意把他理解为一个不求上进,盲目躺平,混吃等死的失败者。他一无是处,承受不起中彩票的好运,他没有那个命,他只有被人套牌被人坑骗的命。盲目乐观,盲目理想主义的最终结局就是死亡,现实是残酷的,是不听你解释不偏爱你的,所以当你觉得人行大运,天降横财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一切都该结束了,那不合理,那不现实。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