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不休 真好哇

看了一场点映一场观影团首映一场正式上映,总算自认为把不止不休的未尽之言和言外之意看明白了。 之前在豆瓣填对这部电影的期待时我说期待它成为普通人的炬火,不止不休的确做到了,没有流于过分宏大的煽情,也没有流于个人英雄主义叙事,聚焦于一些在泥淖中挣扎的普通人的生命和声音,极其真挚且诚恳。 王晶导演太会拍了,用韩东的眼睛模拟摄像机贯穿见证一个急遽变化的世界的沧桑变换真是神来之笔,终于有导演发现白客的眼睛有多么好看多么适合拍特写了,跃动起来像燃烧的火焰,沉静时又像粼粼的海水。白客映后提到他在表演中大部分时间是很克制的,的确如此,同时又在静默中蕴蓄力量,每个情绪的呈现与转换都在恰到好处的一呼一吸之间。韩东克制着泪水和韩美玉对视那一眼看得我心脏都在颤,韩东和黄江在天台上聊天时又让我暗自在心里说导演真是心狠怎么忍心让人看到那样纯净的两双眼睛相望着谈论世间最苦的事啊。可每次韩东嘴角上扬露出浅浅的酒窝时,又让人一瞬间觉得风和日暖春信已至。看完电影出来我跟朋友说白客的演技是真入了化境了。 看第一遍时我还认为后半段有些悬浮,看到后面两遍才看懂导演在那一部分想要的就是这种悬浮感和凝伫感,记者的笔在他足够坚定的那一刻打破一切限制拥有飞起来的力量,理想被妥善保存在足够近足够触手可及又足够远足够安全不受干扰的地方。 那首“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在此处用得实在太妙了,“不敢高声语”和“手可摘星辰”实际上处于同一时间与空间维度,何谈完全完美的黄金时代和彻底烂透了的堕落时代呢,导演并未过分执著于缅怀哪一时代逝去,而是在说人的精神、人的联结、人的故事的不止不休。真好,真好哇。 首映场映后王晶导演两句话就把我这个心很硬的人说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被问这个人为什么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这个问题其实会让我有一点点难受,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不需要解释的”。他也提到在呈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是存在有意略过的部分的,韩东这篇报道在发出邮件后看似很顺利地就发表了,实际上撼动陈旧的事物哪有那么容易呢,其中当然有太多不能说和不便说,但可以感受到整个主创团队和宣发团队还是非常真诚地尽最大限度把他们想说的话藏在每一个镜头和每一个宣传文案里传递给观众了。渐渐理解了这部电影为什么被称为理想主义者的哀歌,“抬头一片苍茫月,是我生生不死心。” 那天晚上睡不着在备忘录里写日记,其中最想说的一句话也在说白客,也在说韩东:看到这样好的人步履坚实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实在是太让人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