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暴裂无声》中的谜题叙事

《暴裂无声》作为一部国产谜题电影,导演忻钰坤在影片中采用的丰富叙事技巧一直在影迷中被津津乐道。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多线性叙事视角的转换、虚实结合的叙事手法等等。这些手法和技巧都为影片谜题的设置,解谜的丰富与完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细节隐喻与补充叙事 影片充斥着大量的细节隐喻,这些埋藏在全篇各处的细节隐喻,在观众第一遍观看的时候,往往并不会在意,直接略过只有在第二遍观看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些细节与之后的剧情相互对应,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例如,与影片最终谜题——张保民儿子张磊为何失踪一事,除了影片最后起到了直接揭示作用的屠户儿子丁汉生所绘制的壁画外,张保民家中特别设置的羊圈,戴奥特曼面具的丁汉生无故坐地撒泼的怪异举动等等,都为这最终谜题的成因起到间接的暗示作用。 此外,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导演忻钰坤也喜欢通过形象设计和动作上的种种细节处着手刻画人物,而非直接通过台词塑造最明显的便是张保民的哑巴,象征其话语权力的丧失,徐文杰律师的眼镜代表他为了利益可以对丑恶的犯罪事实包庇欺瞒,昌万年的假发象征其虚伪的文明“上流阶级”的伪装等等。事实上,在《暴裂无声》中,人物的台词并不密集,可以说全片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无台词的情况下度过的。这固然与主角张保民是哑巴没有台词的设定有关,但这也同样体现了导演对影片风格细致入微的把控。这依然已经化为了本片一种强烈的视听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虚实结合与谜题暗示 影片中“虚实结合”的地方仅有一处,但为了这一处虚写,影片在先前的叙述中下足了功夫,多次使用推镜头与特写对各处的门洞进行暗示性的强调,比如张保民在屠户家中对门后房间异样觉察时,以及在昌万年公司中对其身后漆黑一片的门后别有留意的情节设计,这些看似无用的设计,都是在为影片高潮时,张磊与律师女儿携手逃跑的这一“虚实结合”的叙述性诡计的合理性做铺垫。 当观众第一次看到这段情节时,一定会为二人成功逃跑相安无事的场面松一口气,但当最后观众看到本应成功出逃的女儿却在父亲背上命悬一线,却不见张磊踪影,这时观众才发觉上当。虽然导演看似愚弄了观众,但却让观众对于真相揭露时的惊愕更上一层楼。这样的手法无疑是极其成功的。
结语 除了上文中所提到的多视角叙事,“虚实结合”的叙事手法以及细节隐喻外,《暴裂无声》还有许多的符号隐喻及社会隐喻,比如张磊在影片开始时堆砌的石头暗合了他名字中的“磊”字,石头堆的倒塌也象征其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三位不同阶层的角色的车牌字母强调了三人不同的社会阶级等等。这些隐喻极大的拓展了影片的深度,使得影片的内涵由简单的个人矛盾冲突,转变为了对社会不公问题以及阶级分化带来的冲突与矛盾等等较为深刻的社会层面的思考。值得我们反思的同时,也见识到了导演镜头语言在处理谜题叙事上的精炼表达,令人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