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笔记

1.李鸿章带十三营淮军躲火轮船舱底救援上海;李鸿章办成随从去英舰参观;李鸿章苏州杀降。
2.1865年李鸿章创立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赫德总税务司任上很清廉,日后为大清提供了三分之一税收;傅兰雅口述笔译多部西方科学著作,是中国近代化学启蒙者,许多化学元素汉字由其所创,1926年离开江南制造总局,在加州大学创立东方语言系,1926年倾其财力在上海创立傅兰雅聋人学校,现在为上海聋人中学;买办得风气之先,刺激了中国的现代化事业;1862年京师同文馆建立,培养翻译人才;慈禧,没上过学,1884年开始独揽大权。
3.1870年李鸿章从湖广总督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天津教案李鸿章找的歹徒抵命;郭嵩涛为中国首位驻外使节。
4.天下观与世界观;《筹议海防折》;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李鸿章、左宗棠海塞大论战;晚清改革是地方自主在办,地方格局,且因人废事;中法战争:1883-1885。
5.清流与做实事的人
6.日本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
7.清流派多主战;裱糊匠。
8.《马关条约》台湾与辽东是慈禧说给的;《马关条约》1895年签订时,李鸿章73岁,伊藤博文55岁,因李鸿章中枪少赔一亿两;《马关条约》引发了公车上书,签后百官上书给李中堂求情。
9.李鸿章“以夷制夷”,让俄法德强迫日本将《马关条约》割让的辽东还给中国;1896年李鸿章访问美国;1892年美国颁布排华法案《格力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失去权力。
10.先有义和团“扶清灭洋”,后有八国联军侵华;慈禧与各国宣战;李鸿章和张之洞不奉讨贼“矫诏”,保全了东南半壁江山;李鸿章与八国外交斡旋,为国倾力,最终未割地,慈禧凤颜大悦;尽中华之物博,与各国之欢心;签《辛丑条约》,李鸿章把名字组写成了“肃”字,大口吐血;尽瘁国事,死不瞑目。
《临终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