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余生,请多指教》

余生这部剧改编了很多,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放弃了参考原著的想法,整体的剧情都算是不错的,活泼有趣有之,甜蜜浪漫有之,温暖感人有之,伤心动情有之,笑点、泪点、苏点、雷点都有之。不会太平淡,也不会太离谱,不失为一部好剧。 这部剧如此受欢迎也是有道理的,有很多拍的很好的地方。比如穿插在男女主感情进展中的可乐,从一开始格格不入的生活习惯,到后来成为他们告白彼此的媒介,最后男主的可乐易拉环求婚,更不失为小小的美好。比如女主为了让男主主刀一次次“诚意”满满的请求,结果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误会,既促进了两人的感情,剧情也很生动有趣。而男主从一开始公事公办的疏离,到一点点被女主的真诚和莽撞打动,再到被女主的热情善良所吸引,都很符合剧情发展。他为女主的父亲主刀,关心她父亲的病情,鼓励她重拾事业上的信心,帮助她练习大提琴,去看她的演奏会又碰巧为她解围…一次次有来有往的相处,一件件磕磕碰碰的小事,让两个原本毫无交集的人自自然然地产生了一些暖味不明的朦胧情感,既生活化,也不会太平淡沉闷,看起来也非常舒适。 因为女主对于感情的陌生和懵懂,所以并没有及时接收到男主一次次关心和试探性言语中所传递的好感,最后还是被她的闺蜜一语点醒。这个设定其实也是合理的,包括对男主的邀约毫无拒绝力,得知男主搬到隔壁后忍不住的欢喜,在男主面前总想表现的更美好一点,到男主家借宿满怀少女期待却最终失落,暧昧期总是患得患失各种幻想又各种不确定…和男主在一起后虽然会因为男主迟到而难过但不会闹脾气,为了给男主看到更淑女的一面而刻意化妆穿不适合自己的高跟鞋,为了照顾男主的工作时间而精心制作一个约会时间表,不理解闺蜜和男友的感情矛盾而感到迷茫,会在和男主旅游独处中感到局促不安反复向闺蜜求助,误会男主相亲而在一旁吃醋并发小脾气,得知男主可能要出国进修时因为不敢面对而逃避……很多都是符合这个设定的,有一点笨拙,有一点傻气,但更多的是单纯可爱又勇敢。而在这个过程中,对应的是男主的成熟稳重,温和包容。男主顾魏的魅力不能简单地被“小甜剧”的理想男友所概括,他的理性、他的智慧、他的强大、他的克制、他的包容...他的优点体现在桩桩件件的事情里,在点点滴滴的细节里。所以在看剧过程中不是单纯地觉得恋爱好甜,还一直在想顾魏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措辞都很值得学习和品味。而肖战的优秀演绎也赋予了这个人物更具象的体现,满足了当年看书时的想象,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能感受到肖战塑造这个角色时自然而然的演技和更加贴合角色的一些细节处理,虽然是偶像剧男主,美好却不会让人觉得虚假缥缈,是一个简单浪漫而真诚的人。剧中男女主的设定是有一点年龄差的,男主的学识、见识以及人生经历都更加丰富,所以他可以给予她爱护、理解和适时的引导,让原本因为年龄阅历的不同而有些不合拍的两个人,慢慢地理解和走进对方的人生。这个过程虽然有一点小波折,但总体是温暖美好的。
PS:片尾的小剧场和剧宣的拍立得真的是大杀器,狠狠爱住了!没看过的一定不能错过。






---------------没有感情的分割线------------------
说完好的地方要说缺点了,不喜欢就不用看了哦! 如果剧情能够一直保持住稳定且一贯的走向,其实这个故事也就立住了,可惜有几个点偏了,反而让整个故事有一点点抽离,算是美中不足吧! 剧中女主是“小太阳”的人设,热情活泼,充满正能量,可以温暖和照亮他人的人生。从剧情中可以看到,女主从小在教导主任林老师严苛的管制下长大,但是资质平平,学习平平,没有非常值得骄傲的成绩,但是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性格上在林老师的打击教育下练就了越挫越勇的能力,善良勇敢,活泼单纯,感情经历几乎空白。这样的角色设定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可剧中的某些情节却让这个人设很难让人信服。比如第一集中为了逃避林老师求助于男主,被拒绝后反咬一口,咄咄逼人,这不是活泼,这是泼辣和蛮不讲理。后面的剧情中可以理解她对男主的不信任和逃避父亲病情的做法,但听信谣言、传播谣言,随意评判他人就有点过了。闺蜜和男朋友吵架闹分手,她表示不理解,并向男主求教,男主理性地分析了这一件事,但她非但没有理解,反而误会男主暗示自己太粘人,因此很生气地和闺蜜去酒吧喝酒跳舞,还在醉酒后口无遮拦地数落和贬低男主。这一段我是真的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按理来说女主的人设是在感情方面很单纯懵懂的,所以才不能理解闺蜜与男友的矛盾,也会在感情里一再迷茫不知所措,但她此处的台词和表演却给人一种恶毒怨妇的即视感。 编剧很想要体现出女主“小太阳”的人物作用,可用力总不在点子上。男主事业上的两次挫折,一次是因为老师的死导致的心理障碍不能平稳手术,女主的言语鸡汤和充分信任给了他更多的信心,也让他再次审视了内心。虽然真正让他走出来的是在老师家与师母的沟通以及对老师的回忆,并最后在球球的手术中得到了确认,但这一次男女主的互动其实还算比较合理的安排,只是细节上不太经得起推敲。男主向女主坦白了自己不能手术的原因时,女主说男主就是从小缺少挫折,不像自己已经百炼成钢。但事实上的女主呢?因为在表演中受到父母缺席的影响,发挥失误导致丢失了继续担任大提琴手的资格,在三角铁的位置上自怨自艾~“三角铁很特别……”,是男主的鼓励让她重新振作。重新获得表演机会的女主却因为过度练习导致肌腱受伤,临时被人替换,再次受到打击心情低落~“我愿意听她的三角铁……”,是男主的及时出现替她解围。女主不顾手部的伤情和男主的劝告,继续勉强自己日夜苦练~“音乐家的手也很珍贵…”,是男主想办法阻止她,并鼓励和点醒她。 而当男主的事业二次受到重创,几乎断送职业生涯时,蛮不讲理的医闹导致他的行医信念坍塌,他选择回到最初行医的地方静心思考。女主得知后却是给予了恶狠狠地辱骂贬低,美其名曰“骂醒他”。我不太理解,对于一个暂时失去表演位置都会失落很久并选择不理智应对的人,凭什么认为不能继续手术是因为没经历过挫折和打击,因为医闹不能继续行医而痛苦是轻言放弃?在这样不合理的剧情设定下,最终女主的一番怒斥加速了男主的回归,并凭借他过硬的医术和同事们的帮助挽回事业。 其实女主作为一个平凡的大学生,人生阅历尚浅,个人能力也有限,着实在事业和人生选择上对男主都并没有太多可助力的地方,也没有必要硬生生去做成这样,因为太没有说服力了。她不一定要去做拯救他的人,但是她可以做一个真正可以温暖他信任他支持他的人。可惜编剧太想表现这种生硬且狗血的“救赎”戏码,结果就跟那个三年前支教时的偶遇桥段一样画蛇添足。 总体来说,就是编剧和演员想要给女主展现的太多,反而导致了这个角色的割裂感,既没能让她原本的优点足以令人信服,又暴露了很多不合逻辑的缺点。从编剧到演员都在女主的形象塑造上用力过猛,给原本单纯可爱、热情勇敢的角色硬生生加入一些泼辣强势、蛮横无礼,最终的效果只能是过犹不及。稍稍有些可惜吧!相比之下,顾魏的人设其实总体塑造得比较成功,跟原著差不多,只是在书中是以女主视角展开的,缺乏了一些细节的刻画。而剧中添加了很多男主视角,丰富了顾魏的故事,更全面也更深刻地展现了这个人物的形象,美好而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