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那个女孩

看完《隐入尘烟》,我想起了那位被称为“傻子”女孩
电影《隐入尘烟》上映之后打动了很多人。在我看来,现在写下这一篇影评,我并未去了解创作者背后的故事,只是想从我看完的个人感受写下些什么。
在贵英掉入河中死去后,有铁拿着那张结婚照去放大作为贵英的遗照,我这才注意到他们的出生年份,有点惊诧,一个1970年、一个1975年,对比一下我身边1970出生的人,好像还没有老苍成这般模样,再想想我儿时喜欢的《还珠格格》的演员们也多是在这个年份左右出生的人,那种对比感就好像我看到和王菲同年龄的我妈那样,心里是有短酸楚的。一样的年龄,完全不同的命运。
因为是电影,所以无论前面有多少慢镜头在还原他们平实的生活,我都隐隐有种担心,一定会有一个打破他们艰苦命运的东西,没准这个就会将他们推入万丈深渊了。但令我意外的是,它来得如此突然,只因为贵英头发晕栽进了河中,她就变成了河中一具直挺挺的尸体。但我又觉得这才是现实啊,哪有那么多精心安排的离去。这段剧情也让我想起来自己成长过程中一位被称作是“傻子”的女孩和她的母亲。
我成长于一座江南古镇,在这座小镇未被降级变成乡之前,它有医院、政府、银行等,当然它里面更多的是一群依靠农业生存的农民们。正因为此,在我小时候,班级的同学中也存在一些“阶级”差异,有的同学父母在政府工作,有的则是田地里干活的农民,在地理区域分割上,在当地称之为“你是街上的”、“你是下面的或者圩里的”。当时班级中有一个女孩,她走路颤颤巍巍,头会莫名一直抬着,好像嘴巴边上还会一直流淌口水,人群中,她的走路姿势也很奇怪,一入学,同学们就给她取了一个外号“❌孬子”,如今回想,可能在某个不经意间,我也这么喊过她,她在当时就属于同学“阶级”中最下面的那一位。
当她出现在班级中,我们一哄而起齐声喊出“❌孬子”时,是不是就如电影中那些老头老太太们一样,无意中给他们或者她的命运增加了多一分的悲惨。这位女同学的母亲外表看上去也有着明显的“不聪明”的特征,但我记得她特别维护自己的女儿,即便她永远说不清楚一句完整的话,但她依然会在女儿受到欺负后跑进校园大吵一番,她还会每天接女儿上下学,虽然背后总是异样的眼光和不友善的议论。
记得大约读到五六年级时,班级一位有暴力倾向(长大之后意识到)的男生直接对这位女同学拳打脚踢,只因为老师将他们的作为调到了一起,他理解为这是对他的一种侮辱,于是就用这种方式发泄自己的愤怒。而他殴打她时,班级中并没有人上前去阻止,这里包括了我和同学们,也包括那时的老师们。我想,我会一直记得她被殴打时画面,也是对自己当年的一份不勇敢耿耿于怀吧。
为什么看完这部电影我会想起这位女同学呢,因为她和她的妈妈就是如贵英和有铁一般的存在,她们因为本有的缺陷受尽了命运的恶意中伤,她们可能永远也无法意识到原来这就是命运。而我这位女同学的妈妈在她小学还未毕业时就落水身亡,几乎和电影里一模一样的情景,那么直挺挺的漂在了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