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如果这样写,那好像倒退了耶

《隐入尘烟》最大的遗憾是虚假的真实。
同老四手里的草编的驴一致,草扎的胸膛滚烫,精神万寿无疆。可再感动,定睛一看它还是个草编的驴。
全剧没有跳出“又苦又善良”的模板,编剧为了极力突出这种油画式的静默和崇高,一再的选择将老四的性格做阉割。甚至和历代农村形象比起来,在这里的老四作为封建落后的男性角色,他在和贵英相处时,他直接放弃了男性身份的话语权(除了体力劳动),唯独有一次在收稻谷的时候发了脾气,也是因为看了别家的女人能干活,他才急眼。他像一个天真的孩子,两个人的游戏就是玩麦子。所有的他可以去做的“恶”,作者都将其阉割掉了,为了与悲惨的这种伟大主题相符合。
我们的人物什么时候能犯错?什么时候不必塑造一个十全十美的受难形象,反复重复着整个村子的恶人在吸老四的血,反复铺垫获得这个村子的耶稣在最后选择了自杀的结局。
然后我们得出一个完美受害者的结局。这刻板印象什么时候能结束?怎么办,文学如果这样写,那好像倒退了耶。
© 本文版权归作者 -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