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各有自己的感想,说说我的(有剧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没有遇到贵英之前,马老四寄居在他哥家被苛待被当成牲口各种使唤,也这样过去了几十年,麻木的活着呗。遇到贵英后,寂寞冰冷的心灵遇到另一个寂寞冰冷的心灵,两个人互相温暖彼此依存,如永夜里进来了光明,如干枯的种子遇到甘霖,麻木的心慢慢苏醒。
生活不会按我们自己设想的剧本来(新冠疫情,灾难,战争,气候,你看,生命多脆弱和无常),面对贵英的不幸去世,马老四选择了殉情。是啊,见识过光明再堕入黑暗、迎来了希望再失去、活泛的心脏再变得麻木,谁能接受呢。每个人活下去的支柱不一样,有的是靠着人,有的是靠着追求的信念,有的是靠着记忆或深情,或者说过的一句温暖的话。
对于马老四殉情的剧情,才给了人很多思考,麻木的活了那么久,哪比得有爱幸福的短暂时光,有的人没选择苟且活着,其实到这里,已经能引起观众很多思考了,拔高了电影的高度......但是后面推倒房子那里听到一句台词:四叔去和侄儿住,还好些...貌似是这样说的,感觉加的这个台词是不是多余了,对应结尾的出现的字,应该也是后加的。最后结尾屏幕出现了一句话:被接到城里开始‘’新生活‘。看到这里...很多人都说是为了过审,我也赞同这个观点。两个人辛苦建的房子,有那么多的深刻的回忆,如果真活着,不舍得推倒吧,好不容易从他哥家解放出来,谁愿意回去被另类对待。(面对影片里太多冷漠的人,他亲哥/张老板儿子/几次被迫搬走的原房主/压低价格收粮还说是照顾乡亲的收粮商,我是感觉编剧在这方面有点刻意,生活苦,面对更苦的人,部分人还是有恻隐之心的,怎么全是冷血无情的呢)
网上很多人说是抹黑中国抹黑农民,现在的农民没这么差,说这话的人感觉狭隘了,类似于何不食肉糜。即使60-70年代穷苦时刻,还是有富豪,他们和子女生活优越,也有会饿死人的穷困人家,古往今来见的还少么。而且你看电影开头贵英坐马老三家,屋里窗明几净,干净的地面和沙发桌子,即使2022年在偏僻的农村,有多少人家有马老三家住的条件好?只是马老四家很穷苦而已。然后电影里有些苦中作乐,流露温情的时刻,被网上说是故意拍的很浪漫,农村没那么浪漫,拜托只是你看着画面很浪漫而已,电影里的马老四和贵英心里难过你感受不到,导演用暖色调,应该是衬托他们两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两人互相温暖的感情吧。不苦中作乐还能怎样呢,农民也是人,高兴时也会开玩笑哈哈哈大笑,对亲人也会有真情流露的眼神和行为,习是把爱挂在嘴边说出来。
唯有痛苦才能震荡心灵,惊醒思考。确实感想蛮多。不要说小众群体和残疾人,哪怕是动物,也和人一样有感知,一样有喜怒哀乐,一样有各自的一生,但人类,总是居高临下,别说地球上其他邻居,就是同类也一样冷漠,倾轧,幸好总有小部分人,惊醒着,发出不同的声音。
现下的承平世界,各种靡靡之音让人迷失自我,忽略了很多东西和思考,没接触过的,认知以外的就各种排斥,主流都是各种伟光正。真是需要多些这样的电影,而不是那些矫揉造作的伪高大上的剧,不是糊弄观众降智的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