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于田园牧歌和乡土困境中间的第三种 美好叙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跟对象讨论过这部电影,首先说结论,这是一部小众电影,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慢节奏叙事类型,甚至大多数人也无法适应影片扑面袭来的尘土感和“口渴”的感觉,但同时它也是一部今年不可多得的好电影。基于电影的主题,本来有一种慢节奏沉闷叙事的预期,没想到节奏恰到好处,人物语言和非语言表达的低沉,与借音乐表达出的或喜悦或充满希望的内心语言浑然一体,显得充满诗意又无比生动。影片三两笔疏疏淡淡、入木三分面出广袤土地上鲜活众生相,四五声如泣如诉、咏出尘埃里一生一代一双人的泥土宿命。
一个贫困户和一个体弱多病的女子,两个人物的命运,都被土地上的生命精妙地隐喻。电影内容不在这里过多的赘述,只有细读细品两番才能体会其间滋味。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人物主体性的追求和被他人与社会利用的冲突,在第三次房子被推倒时达到顶峰,曾经的一切美好随着轰鸣的推土机声,和黄沙一起隐入烟尘。城市化的功利主义和乡土眷恋的碰撞是一道无解的题。对于无法离开土地的农民,既然选择了将脚扎进土地里,就不得不承受风吹日晒,鸟啄刀割。但即便如此,土地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如燕子归巢一般永远无法割舍的故乡。
最后,无数个有铁和贵英都尘归尘土归土、隐入尘烟。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