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与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麦子能说什么呢?麦子的语言都是无声的,静静地生长、成熟,再化为尘土。有铁也是。在这种孤独里,驴子是他的牵挂,燕子窝是他的念想,馒头是他的日常,贵英是他的陪伴。初识时的无言与羞涩,结婚后的照片与喜字,雨夜里的眼泪和欢笑,河沟里的温暖与冰凉,贵英死后的沉默与追随……像那座新房,一砖一瓦地搭建起来,一切都是簇新的,然后又轰然倒塌。
片中的温暖是贵英烤裤子的炉火,是晚上屋子里点亮的那一支红蜡烛,是孵小鸡的电灯,是麦子地旁烤鱼的炭火,是有铁在小卖店给贵英披上的外套,是贵英怀里掏出的热水瓶子,是有铁给贵英蒸的馍馍和煮的荷包蛋,是有铁放生的蝌蚪、捡回的燕窝、放生的驴子、无偿献出的熊猫血……
片中的浪漫是有铁给贵英买的大衣,是有铁晃荡起的孵小鸡的灯光,是有铁捡起贵英掉在地上的馍馍,是在房顶睡觉时有铁系在贵英腰间的那根绳,是新房上酒瓶雨水槽在大风天奏起的“交响”,是有铁用麦仁在贵英手背印的花朵,是有铁跟贵英说以后去市里浪一浪、去医院好好看看的承诺,是有铁给贵英烧的电视机……
结尾处有铁站在沙丘上,月亮隐隐出现在天空,让影片的结尾多了一份诗意;几处灯光的运用:比如,贵英用手电筒照着有铁拉家具回家时的画面,拉完麦子在河沟里洗澡时车灯闪过的片刻停滞,盖房后给爸妈烧纸时,晚霞里的身影和路过车灯把人物面孔斑斓照射的剪影,都是我最喜欢的几个画面。
虽然说海清老师为了角色做了很多的牺牲和功课,刻画人物面孔和身型都很到位,但方言台词确实是硬伤,而且有刻意地“演”的痕迹,与有铁扮演者的表演有某些不是很和谐的地方,但整体上还是很不错的,希望能多一些类似的题材和真实的电影。
© 本文版权归作者 乌昂王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