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影院看到的最好的国内电影,看完的感觉是一种深沉的悲伤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没有激烈的情绪起伏,但有着深沉的悲伤。像很多文艺片一样,散文一般的讲着电影故事。影片的整个情绪基调和有铁的性格一样,没有外露的情感表达,而是默默的做着一切,做出平凡却激昂的事情。
全片出现过很多重复的事物进行呼应,让我印象深刻的从第一场戏介绍对象第一次两个人私下见面,那里留了很长时间的镜头,第二次被他们坐在一起提起刚开始的认识,一方面凸显人物性格,另一方面是两人感情的升温。
贴那个喜字,第一次就是左边高,右边要高丝丝,新房子盖好后,再次贴喜,又是一样的哈哈,等喜再一次出现,是女主去世,有铁把喜撕掉。
照片,第一次是结婚照,当时两人刚被安排结婚还很陌生尴尬远离着对方,拍出来也很不好看,但最后女主去世了,这确实唯一一张女主的照片,是他爱她,唯一可以祭奠的照片,在情绪上有这强烈的对比。
这一次次的重复,情绪也一次次的上升,含义也一次次的推到更深处。有铁给女主拿麦子在手上压个小花,说“我给你手上种了个花”这种朴实的浪漫,确实把我打动到了,后来是女主给有铁在手上种,好像达成了专属于她们两个人可以懂的爱,只属于他们的符号。最后一次出现,是女主去世,有铁在床上给女主遗体上最后一次“种花”,最后一次的浪漫,来告别爱人。
全片也有很多隐喻,借物喻人。比如麦子,第一次,女主不小心把麦穗铲断了,有铁说,没事,把它扔在土里,给别的麦子施肥,被割断的麦子就隐入泥土中,化作养料吧。聊到他们小时候村里的疯子,疯子说,这麦子什么的不说,被人割了不说,被人当种子种也不说…这麦子就是无声的隐于尘世中,驴被使唤的干活,拉货挖土,任人打骂使唤,最后有铁放它自由,它却离不开这样的生活了,不知自由是什么。他们种的收割的是麦子,他们养的家畜使唤着驴,但在现实生活里地主占有者农民的土地,软硬兼施的强迫有铁给地主输熊猫血,这样看,他不也像这麦子一样嘛,和他一样的农民不也像麦子一样嘛,电影的最后,有铁去世在他一铲铲泥土中定型的一块块土砖,又用一块块土砖和老婆搭建的新的房子里,在有铁去世后,这个房子最终被推倒,前期一阵阵尘烟,有铁,有铁和老婆的生活,最终也隐入尘烟,这个人啊,渺小如尘埃般,融于尘烟。
我不太想说明白这个电影的立意,是讴歌颂扬什么还是讽刺什么,但我能看到一个农民,一个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生存反映。
至于看到哪一面,看到什么,那就因人而异,各有其感慨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