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的胜利——论集体歇斯底里
首先辜负一下豆瓣内容管理的“好心”,在这里继续宣传
《豆瓣怎能无游戏?游戏控们联合起来,抗议!抗议!抗议!》这篇评论
http://www.douban.com/review/1450498/
此评因触及了“添加游戏”这个核心话题,50个推荐的情况下,上首页3分钟即被拖下来,在电影栏目中的热评也随即被取消。
这是web2.0么?我深刻怀疑.
=======================================
Triumph des Willens乃是一部它过去不可能有,它之后到现在没有,甚至现在到相当远的将来都不可能再有的一部纪录片典范。柏林小姐Riefenstahl深诣电影美学和技法,das blaue Licht中的参与就已经暴露了她的天才(她本人也是个杰出的演员、一位外貌罗马化的卷发美女),元首又特拨无限制的经费、上百人的班组、将近40部的昂贵蔡司摄像机和“直到满意为止”的聚光灯数量、和当时最负盛名的实验电影大师Walter Ruttmann合写的剧本、希特勒亲自担任制片人。纽伦堡的会场气势非凡,演讲从用词到动作、前后铺垫都精心策划,党徒们自发集体歇斯底里——这部片子的煽动性之强,让它被禁播了将近60年,直到2002年才重新发行DVD。
这次的老文,乃是《论集体歇斯底里》..放在这个片子的评论中,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
论集体歇斯底里
文泽尔 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
引 子
很多人抱怨说杂志不够恐怖,缺乏感官刺激——他们显然在看杂志名的时候只看中间的显眼部分:那两个字。但实际上,我们杂志的主题、早在创刊的时候,都是由刊名的最后两个字所决定。
如果读者们仅满足于血腥的尸体照片,那么,我几乎就应该将主编的位置让给母狮和土狼了——停留在视觉上的思考平淡无奇,我们需要将焦点从瞳孔处后移七厘米,用深入的思考来讨论存在,而不仅仅是惊叹于存在本身。
抱怨两句之后回到主题——继讨论了惧尸心理和恋尸癖之后,这次将迎接和集体歇斯底里相关的话题。本来,是打算承接上次的话题,谈谈强迫症和忧郁症的:但那个话题涉及的内容太过繁杂,不仅需要区分悲伤和忧郁,还要说到各脑区的功能分配等等…最近的时间比较紧,“近学术”讨论无法完成较大的课题。便干脆换一个轻松的角度,和大家聊聊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集体歇斯底里”了。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本文。
以上
文泽尔
1,什么是集体歇斯底里?
《法尔斯塔夫(Falstaff)》——虽然我无缘坐在米兰的歌剧院中聆听这出一共六场的意大利著名歌剧,但ARTE却好心地将意大利语唱词给全文翻译了过来,并在深夜的时段转播…我是喜欢欣赏十九世纪的大师们所编撰的台本的,因此,尽管这场歌剧长达三个小时,我还是在电视前相当陶醉地听到了凌晨四点,甚至还在小睡片刻之后又重复听了一次(ARTE也体贴地照顾到了习惯早睡的歌剧爱好者们的情绪)。
请相信我不会如此轻易地走题,正如我不会因为台本的改编而特意抽出一个章节去回顾莎翁的《亨利四世》和《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一般。我们现在仅将注意力放在第二场上——男中音的约翰爵士并不在场,全场的人物都乱作一团:但是,神奇的音乐和歌词,却力图证明这个约翰•法尔斯塔夫爵士正站在舞台中央。众人在唱词和表情上的配合完美地实现了这一点:刻意的旋律重复,就好像是在思考中烙上了“某人在旁”的印戳。只要是用心倾听的观众,在那种导演故意营造的气氛当中,都会毫无怀疑地认同——
“约翰•法尔斯塔夫爵士正站在那里:舞台正中,所有的人都为了他而奔忙…”
回忆一下我们最经常遇到的一个场景——稍显拥挤的公车上,一个老人用手捂住嘴,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不久之后,他周围的人也纷纷打起了哈欠;或者,正在克制着想打呵欠的欲望。
这世界上当然没有什么“呵欠杆菌”(或者说——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的“瞌睡虫”),但打呵欠却在群体中呈现出一种传染的症状。
偶然看到所谓“营啸”的记载,讲的是东汉军队对西羌的征战中,临战前的某天深夜里,整个军团突然像是发疯了一样,兵卒和兵卒之间互相攻击,死伤无数。
一些英文报纸经常会在报导某区居民同时看到飞碟从房屋上空经过的时候,用到“集体歇斯底里”这个词。
到底什么是“集体歇斯底里”呢?
从词源上来考虑,或许大家并不知道,“歇斯底里”其实是一个外来词——取英文“Hysteria”的音译(德文中则是“Hysterie”:这个发音比英文更接近那四个中文译字(笑)),这个词源出于希腊语的“Hystera”(希腊语中是子宫的意思),但在1952年之后更经常地被认为是出自于拉丁语中的“Histrio”(拉丁语中是“演员”的意思),也就是医学上常说的“癔病”。
如果用一个看起来专业点的词来概括的话,可称之为——精神症状传染,或者,共同型精神病。
这就是这个词的最简单描述。
2,深入讨论
“歇斯底里”,如上节所说的,在医学上是“癔病”的意思。但如果加上了“集体”的限定,其作用下限就要降低许多。
“集体歇斯底里”的症状,总结起来,可能会是抑郁、焦虑、躁狂、惊厥甚至癫痫这些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是区区的打哈欠或者身体机能失调,还可能是幻视、幻听、幻嗅等感官功能失调(错觉也包含在内)。
可以将这些症状简单地归功于“妄想所带来的一切连锁反应,即使其本身并非病态(如打呵欠或者无关紧要的集体错觉等)”。
那么,它是怎样发生的呢?
再举一个经常被引用的例子:
一个在班上很得人心的女生海伦,因病而缺了几次跳舞课,因而无法参加本周五晚的嘉年华舞会——这次的参加对海伦很重要,因为,如果她能够参加的话,将可以和他一直暗恋的某个男生共舞。
星期一的晚上,她和家人去参加一个家庭聚会,会上有跳舞节目,但海伦却完全提不起兴致来,推说自己对跳舞没有丝毫兴趣,回绝掉了所有男士的邀舞请求(实际上,她是喜欢跳舞的——她只是没有学到跳舞课上所教的特定舞步而已)。就在这时,她看着舞池中的众人婆娑起舞,感到自己的右脚有些隐隐作痛,似乎是快要抽筋。
终于到了周五,海伦一早起来就感到脚不舒服,但她仍然去了学校——上午上课的时候,海伦的脚出现了严重的抽筋,两个女生将她送到了保健室。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几个一直崇拜海伦的女生也感到自己的脚不舒服。
短暂的治疗之后,海伦回到了教室,但却一直向自己的同桌露西抱怨,说自己的脚还是很不舒服。终于,在午休的时候,海伦又一次严重抽筋,再次被送到了保健室。
在下午开课之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这件事,上午感到脚不舒服的女生也先后出现了抽筋现象,被送往了保健室。
这样的抽筋传染在校园里引起了恐慌,越来越多的女生开始感到自己的脚不舒服,到最后出现了大规模的学生抽筋现象(女生居多),为了防止症状继续传染小区,校方只好请父母将抽筋的孩子们带回家,学校为此而停了数周的课。
希望这并不是一个杜撰的例子(因为除了故事本身之外,我并没有考证到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因为我们即将就这个例子开始分析“集体歇斯底里”的发生。
和普通的传染病类似,精神症状传染需要一个传染源——在这个例子中,传染源是海伦,传染的症状是抽筋。
从头开始分析——很容易看出来,海伦的抽筋并非是由于运动所造成的腿部肌肉过度紧张而引起。症状最初的出现是在缺席跳舞课而无法参加周五的嘉年华舞会后,在周一晚上的家庭聚会上。当时只是“快要抽筋”,而在那之前海伦因为情绪低落,拒绝了所有的邀舞。
这是一种典型的“刺激防卫机制”——海伦在无法参加周五的嘉年华舞会这件事上有较强的挫败感,因而在潜意识中对和跳舞相关的一切事情产生了排斥:潜意识为了给防卫找到一个适当的理由,通过对大脑相关感应区(或者直接就是腿部肌肉,甚至相互作用,这中间的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明朗)的控制,让海伦有抽筋感。这样,表意识能够找到合适的借口来拒绝跳舞,从而避免因为面对不愉快的事情所产生的精神刺激。
然后,在周五,海伦的症状出乎意料地严重起来——虽然她勉强去到学校,但却在上课的时候发生抽筋并被送去保健室,这时几个其他的女生也出现了海伦在周一出现的早期症状。
这个部分需要抓住几个关键点:在时间上,周五恰好是嘉年华舞会将要举行的时间,海伦潜意识的防卫意愿达到了顶峰——为了给表意识一个逃避的理由,加上之前“快要抽筋”的铺垫,海伦终于在众人的面前抽筋。
“众人”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防卫意愿只在某个具有社交因素的团体中才会表现出来:比如周一的家庭聚会,周五的课堂…这些都是可能需要和其他人产生交流的地方。海伦需要逃避的是可能存在的(或者说,在臆想中确实存在着的)、特定的“团体排斥”。海伦不能参加晚上的嘉年华舞会(虽然她可以不跳舞出席,但这并不是她所愿意的),潜意识中就认定自己已经被其他能跳舞的同学和朋友(包括那位她所暗恋的男生)所排斥,并且希望自己能从这些团体中“脱离”,然后症状就产生了。
其他的女生出现早期症状,而这些女生“一直崇拜海伦”——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限定。我们现在可以用到在《从惧尸心理到恋尸癖》中所概括出的那套“替换心理理论”:一直以来对海伦的崇拜让这几位女生在潜意识中将自己当作了海伦,并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判断能力转移”——这个现象需要这样解释:比如对偶像的崇拜,对伟人的膜拜和狂信…我们总能够见到大量这样的例子,人们的判断能力被某一个核心人物的言语和行动所影响,从而不自觉地听从于此人的判断,无条件地相信此人的言论,并且,还经常试图模仿此人的行为模式——追星的年轻人模仿明星的打扮(如猫王的发型等),明星的说话方式甚至习惯性动作,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而文革时期对毛泽东的无判断能力式崇拜,则可以归结为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集体歇斯底里”。
这种部分人格拷贝的现象,我愿意称其为“心理暗示连锁”——因为一个人的注意力、团体交往对象以及崇拜对象并非一成不变的。海伦班上的例子:在崇拜海伦的几个女生发生抽筋现象之后,可能有这样的几个女生,她们在潜意识中同时崇拜海伦和这几个崇拜海伦的女生中的一个甚至几个,她们可能不愿承认自己的部分人格拷贝与杂糅,但在几个原体都发生抽筋现象之后,她们的自发判断也被这些人格形成来源的行为所左右,进而“理所当然”地出现了抽筋现象。而她们则可能被更多的人所暗暗崇拜,即使最初的传染源海伦,或许已经不在这“更多的人”的崇拜范围之内了。
这就好像是反应堆中的链式反应一样,开始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冲突和扰动,到最后却引发了大规模的能量转换和爆发。
一个人的独立人格,实际上仅是多方因素的杂糅,因为变量极多而显得似乎独一无二,对其他人人格的选择与拷贝只是在人格成长中的一部分而已:如果一个人在成长中仅侧重于和较单调群体中的某些人交往而忽视对各种现象(如自然、科技等)的注意,人格拷贝和人格依附在自我人格成长中所占据的比例,可能会非常之大。
3,概括和总结
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集体歇斯底里”的发生所必需的要素:
传染源,传染源诱发,团体,团体诱发,爆发
这回我们用我们最熟悉的、打呵欠的例子来说明这些要素。
一个最常见到的场景是:某堂无聊的大课上,离下课还有将近一个小时,教授面无表情地在黑板上写着板书,某个学生抄着抄着就觉得困倦头晕,打起了哈欠。
这个学生就是传染源,他是整个现象的起点,他最先出现症状:症状的诱因,往往并非生理因素,而是典型的心理因素——这个学生如果现在就停下笔来到外面的阳光下站一站,困倦头晕的感觉大概马上就会消失。传染源诱发需要合适的条件,具体点说,就是在容易使精神意志薄弱的状态下:比方海伦在当晚就要开始嘉年华舞会的压力下,士兵们在或许隔天就要开始打仗的紧张情绪下,考生们在明天就要参加大考的紧迫感驱使下,乘客们在公车的缓慢前进中的无聊乏味下…这时表意识出现的厥值上限提高,潜意识便拥有较大的空间来进行自己的小动作。传染源在这样的条件下,比如在例子中,某个学生感到困倦头晕就是潜意识所带来的效应,而打哈欠则是相关的生理反应。
跟下来就是接二连三的打呵欠(或者有些听话的学生会强忍住自己想打呵欠的愿望),或许这集体行为会引发一些笑声,然后整个课堂的气氛就会轻松些,从而让症状得以缓解。
一个团体,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下,必定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群——在我的例子中,共同的特征是抄板书的学生,以及无聊的课堂。这些共同特征暗示,精神意志薄弱并非针对单个个体——对于整个符合特征的相关团体而言也是奏效的。这个团体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或许有些人对如上场景的适应能力较强,而某些则有相当的排斥。一旦在传染源诱发之后,某些具有部分人格关联性(或者仅是潜意识的暗示关联性:比方某人和自己崇拜的另一人在行为举止上有些相似,一些有意无意的替换,以及从众心理等)的个体也被相继诱发,从而形成了团体诱发的初期。这期间症状接二连三地显现,精神意志薄弱的人群甚至反复出现症状,场景适应能力强的个体在大量症状的影响下也开始动摇。
当适应力强的个体也出现症状时,在这一典型环境下的“集体歇斯底里”便会爆发。
直到典型环境、典型团体和患者自身心理状况发生改变,病状才会消除。而且,并不保证不会被再次诱发——甚至,容易被经常诱发歇斯底里症的个体,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妄想症以及癫痫。
弗氏在歇斯底里症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实际上是他那套心理分析理论的第一步——但太多人对他著作中梦和性爱的部分感兴趣,而忽略了这些出现在团体中的精神问题),他更改了该词传统以来的定义,将其解释为“Konversionsneurose(即“转换型神经官能症”)”,这理论中的部分和我的想法契合,即精神因素导致了身体症状,但只有精神因素本身的问题被称为“歇斯底里”,身体症状已不在其研究范围之内,而只是作为结果来被讨论和记录。
身体症状在“集体歇斯底里”中则成为了团体患者之间联系的纽带,或者说是传染的媒介——患者的精神状态异常往往通过身体症状来表现,并且影响团体中的其他人。再举一个化学试验室里的例子,某天一组学生在做一个涉及到有毒气体的实验,突然一个学生感到恶心难受,并且向其他组员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并怀疑是设备漏气导致中毒,这时候其余组员全部出现了恶心难受的现象,甚至几个反应严重者还出现了呕吐。实验室工作人员随即用仪器检查了设备附近的毒气指数,发现完全没有有毒气体泄露的现象发生。
这是相当有趣的事情,类似的情况,我相信阅读这篇文章的大多数朋友都曾经遇到过——这些形式不同的心理暗示,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暗示连锁,正是“集体歇斯底里”的症结所在。
4,如何预防?
其实集体歇斯底里在很多时候都并非有害,正如我之前所说的,那只是一种出自本能的大脑防卫机制。我们想想看已经看过的这些例子:
海伦抽筋,只是为了逃避晚上的舞会,免得看到其他人翩翩起舞而让自己的心灵受到伤害;
实验室学生怀疑自己中毒,只是在有人出现可能的中毒症状之后所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他们不想将可能会十分危险的实验进行下去;
在无聊的课上打呵欠,其用意可能是想暗示黑板前的教授,让他将课讲得精彩些,否则他们就提不起兴趣来——这是一种期待有所改变的抗议;
……
歇斯底里所要做的,从最初的动机来考虑,不过是要避开可能会对个体造成伤害的状况,进而寻找一个潜意识认为最有效的防卫手段而已。
但过度的防卫也会被认为是有害的,就如同人类天性崇尚自由,并不喜欢自己受到带有欺骗性的支配一样。因此,至少我认为,我们也应该有在面对符合集体歇斯底里发生的条件的时候,选择是否去拒绝这种防卫的发生。
我们有权控制我们灵魂的一切部分。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完善自己的人格,不让本人格中从其他人那里“借鉴”来的部分占据较大的比例。我们当然知道,对于一个“社会人”本身,其和整个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社会演变不可分割,一个“社会人”就是整个历史的一部分。我们的人格形成,无可避免地要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一个人如果想要证明自己的独一无二,说到底,只不过是要让自己了解消化历史各个方面中较多的部分,并且能够对自己所知的世界有一些独立的见解(并非需要刻意做到和他人不同,我不同意弗氏的“三我”学说,而更相信广泛联系的理论——或者,在假设条件下忽视时间概念的一种存在。)。具体要做的事情,是更多的内省,思考和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以及本体人格的发展取向:简单明了的“明确”二字可以将之概括——无论采取如何的内省方式,无论在之前的人格形成中获取消化了怎样的经验,我们需要有自我中心主义者的部分觉悟:强调本体的存在,但又不忽视交流所带来的影响而陷入彻底的唯心主义。大量的经验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判断能力,能让他不依赖别人的思想而做出独立的选择并有力地执行。
当偶像崇拜被彻底废除之后,人类对自己潜意识的控制也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像海伦这样的例子就不会再发生了。
在内省中需要尝试着控制自己的潜意识,确信你的大脑正控制着自己身体的每一个角落(这当然就是事实——身体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大脑所控制的),并试图让表意识去沟通潜意识,让你能够切实控制住自己身体的每一处变化。虽然我们很可能不能够完全控制住自己的潜意识,不能够适应那种从未遭遇过的思考方式(对潜意识的控制是一件想象起来就十分奇怪的事情——它们不被我们的大脑提升到厥值以上,但我们仍然试图用厥值以上的部分去控制它们),但即便我们能够运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对我们的个体本身也是相当有好处的。
人类一旦拥有了强大的人格和意志,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身体的潜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和主题相关的明显好处,是可以在团体中抗拒集体歇斯底里的传染,甚至抑制传染的继续进行——比方在实验毒气的那个例子中,当有人出现了恶心难受症状并且描述自己“似乎中毒”之后,你并不被看似极具说服力的现象所动摇,立即检查毒气指数并证明现实并非如难受者的描述类似。即使其他人不具备如你一般的独立判断力,也可以引起“良性歇斯底里”,从你的自信和摆在眼前的毒气指数检查结果相信现场没有任何问题,而将实验进行下去。甚至传染源的妄想,也会被你纠正过来。
是的,正如古代将帅对士兵的鼓舞作用,也是“良性歇斯底里”的一种体现。
更深入的讨论则牵涉到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战争,甚至人类思想进化的话题——如此则和我们今次的主题相离甚远,我就不去进行过多的展开了。
5,泛集体歇斯底里
上节的最后提到了“良性歇斯底里”这个概念——这个词大概不会在任何的正典上被提到,医学书上对癔病的解说,最多也不过说某些癔病是“非恶性的”或者“无害的”。
在本节讨论“泛集体歇斯底里”这个概念,是要对这个名词进行一种新的规划——鼓舞、崇拜、信仰和一些神秘现象都能够被这个新概念所解释。
“望梅止渴”和“四面楚歌”这两个成语,是古人对集体歇斯底里利用的最好例子之一。
军队是一个主动要求集体歇斯底里的地方,军官们要求士兵绝对服从,其实是要士兵将自己的判断能力交给领袖、交给自己的上级。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上,集体歇斯底里一直都在以各种方式被某些人所利用——独裁者所崇尚的个人崇拜、宗教领袖所宣扬的神迹和感召、影视歌星在媒体上频繁的曝光率甚至广告商们无所不在的讯息轰炸,都是想煽动起一次次的集体歇斯底里!
让我们想想看:独裁者将自己描述为英雄,给孩子们从小灌输自己的主张和思想,并反复以各种宣传强调自己的英雄属性——这些孩子的人格形成中有很大一部分被独裁者所左右,因此十分容易心甘情愿地成为专制统治下的牺牲工具。
宗教创始人(如耶稣、释迦牟尼和穆罕穆德这票人)和独裁者所做的在形式上差不多,只不过,他们首先对自己的所创宗教狂信,而非如独裁者是以权力和欲望的满足为目的——宗教创始人说服自己奉献给自己创造的信仰,并且用行动和诚恳来使其他人受到感召,而并非政客般的虚伪和头头是道的说辞。某门宗教的成功往往不因为狂信者和创始人本人,而是因为受感召人中那一部分有影响力的人,能够将创始人的理念加以推广,并逐渐号召一些学者将最初朴素的宗教理念补完,系统化,是为神学。创始人也被神化,然后神迹也开始慢慢在信徒的臆想中(很多也是出于宗教宣传的目的)出现并被记载,以助于完成更大传染范围内的集体歇斯底里。
影视歌星的上镜率越高,一般来说,在不存在其它干扰的情况下,其被接受程度也越高——某些当红的影星很容易被经常看相关节目的全年龄段观众所接受,此现象常被以从众心理来解释。实际上,从众这种判断力部分丧失的社会现象,也可以被归纳到集体歇斯底里中去。
广告是最好的、用来诠释泛集体歇斯底里的例子——比如某家饮料大厂最近铺天盖地地宣传他们的一种新产品,但这种产品的味道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特色。因为这家厂商在公众中有广泛的影响力(对海伦的崇拜),因此产品一经推出,就引发了抢购热潮:虽然很多用户表示并没有感到味道和原来有多大差别,甚至觉得没有原来的好喝,但该新产品却依旧卖得很好(集体抽筋)。
一些集体看到飞碟的现象,首先可能是某一两个人的错觉——他们看到的或许只是一只气象飞艇,但却叫嚷着看到了飞碟:然后更多的人出来看,可能他们看得并不清楚,但由于先入为主地认为“那是一只飞碟”,于是那个飞艇看起来就和飞碟差不多了,甚至还“会旋转,并且冒出古怪的黑烟,速度极快”,这些都是视觉信息被大脑的集体歇斯底里症状加工过之后,所额外添加上的描述:他们很可能马上就将这样的错觉说了出来,传到更多人的耳中,终于导致集体歇斯底里的爆发。
泛集体歇斯底里就像是皇帝的新衣一样,是人们缺乏应有判断能力的表现——不过,人类若能彻底摆脱集体歇斯底里这个词,这世界或许就会少掉许多有趣的事情:我们将再也看不到呵欠的传染,再也不能体会演唱会上的集体疯狂,再也不会被坐在球场观众席上的热烈气氛所感染,再也不会在一群人讲鬼故事的时候被吓得躲进被子里,玩碟仙和笔仙不会再灵验,再也不会在教堂里感受到神圣的气息…
以上的说法看起来很夸张,但当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被彻底批判之后,我们的身边再也不会有“自在之物”围绕,过度的理性和一个个强大自主的人格,对人类社会真的是有利无弊么?
在泛集体歇斯底里这个问题上,我们依旧需要更多的思考。
写在最后
本次的讨论带有不少的主观性,为此我刻意使用了许多的例子,希望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的想法。
这并不是一篇强迫人们去接受的文章,即使其中的一些概念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我并没有根据现有的一些哲学和心理学思想来进行这次的讨论,而是重新建立起一个假想性的理念,并且也没有将它详备地展开——这显然并不是什么优秀的讨论方式,或许也会被心怀鬼胎的评论家面带友善地称之为“朴素的思想”,但我愿意将一个这样的理念放在这里:我认为个体的判断力是需要磨炼的,并且鄙视一切企图操纵他人的行为。虽然利弊的界定永远都做不到完全的客观,就像世界毁灭在某些人想来或许会是好事一样……
在我朴素的想法里面,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不受任何约束地生活,思想和行为都不被旁人的判断所左右:这点很难做到,在中国的社会中似乎尤难做到(这或许是我看了太多率性而为的法国片之后所产生的错觉——就连我自己也陷入了某种集体歇斯底里)。人类社会发展史才刚刚勉强摆脱集体思想和判断力受少数人控制的阶段,再加上人类社会本身也是一个无法切断过去的整体,因此,至少在短时间内,我的朴素思想应该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其中有太多值得一聊的内容,如果一直写下去,让我将所有的想法一一展开,并加以系统化,可能能够写出一本思想方面的新书来:虽然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曾在十六世纪前后被人广泛而粗浅地讨论过,一些对理想人类和理想社会的构建描述也被那帮想象力丰富的人们以各种形式展现过…
还好,我最钟爱的并非讨论,而是小说写作——因为讨论和思考所花的时间太多了,等到我老了之后,或许会考虑写一本这样艰深晦涩的书吧。
现在?还是算了(笑)。
====================
p.s.此文成于约4年前,言语之中多有浮躁狂傲之处,回忆起来,似乎和当时国内发生的某件不好的事情相关. 总之是主观过度、肤浅有余,各位看官读读就罢,难得周末,聊以博君一笑吧.^^
p.p.s.我在文中表现出的倾向,总是尽量做到为主题服务。和宗教相关的态度请参此评http://www.douban.com/review/1449452/,最后稍许提了信正统和信邪教之区别。根据怀特(D·A·Waite)先生在《为英王钦定本圣经辩护(Defending the King James Bible)》中所提出的“意义相符,效果相等(Dynamic Equivalent)”的原则,我们也可知道传道中最需要保持经文原意,力求人人虔信的天父是一致的存在:而我的观点是做不到——这或许能看作是我的基本倾向。
p.p.p.s.N年后改变一下,为何不行..
N年前的豆瓣,也不是现在这个了呢
《豆瓣怎能无游戏?游戏控们联合起来,抗议!抗议!抗议!》这篇评论
http://www.douban.com/review/1450498/
此评因触及了“添加游戏”这个核心话题,50个推荐的情况下,上首页3分钟即被拖下来,在电影栏目中的热评也随即被取消。
这是web2.0么?我深刻怀疑.
=======================================
Triumph des Willens乃是一部它过去不可能有,它之后到现在没有,甚至现在到相当远的将来都不可能再有的一部纪录片典范。柏林小姐Riefenstahl深诣电影美学和技法,das blaue Licht中的参与就已经暴露了她的天才(她本人也是个杰出的演员、一位外貌罗马化的卷发美女),元首又特拨无限制的经费、上百人的班组、将近40部的昂贵蔡司摄像机和“直到满意为止”的聚光灯数量、和当时最负盛名的实验电影大师Walter Ruttmann合写的剧本、希特勒亲自担任制片人。纽伦堡的会场气势非凡,演讲从用词到动作、前后铺垫都精心策划,党徒们自发集体歇斯底里——这部片子的煽动性之强,让它被禁播了将近60年,直到2002年才重新发行DVD。
这次的老文,乃是《论集体歇斯底里》..放在这个片子的评论中,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
论集体歇斯底里
文泽尔 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
引 子
很多人抱怨说杂志不够恐怖,缺乏感官刺激——他们显然在看杂志名的时候只看中间的显眼部分:那两个字。但实际上,我们杂志的主题、早在创刊的时候,都是由刊名的最后两个字所决定。
如果读者们仅满足于血腥的尸体照片,那么,我几乎就应该将主编的位置让给母狮和土狼了——停留在视觉上的思考平淡无奇,我们需要将焦点从瞳孔处后移七厘米,用深入的思考来讨论存在,而不仅仅是惊叹于存在本身。
抱怨两句之后回到主题——继讨论了惧尸心理和恋尸癖之后,这次将迎接和集体歇斯底里相关的话题。本来,是打算承接上次的话题,谈谈强迫症和忧郁症的:但那个话题涉及的内容太过繁杂,不仅需要区分悲伤和忧郁,还要说到各脑区的功能分配等等…最近的时间比较紧,“近学术”讨论无法完成较大的课题。便干脆换一个轻松的角度,和大家聊聊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集体歇斯底里”了。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本文。
以上
文泽尔
1,什么是集体歇斯底里?
《法尔斯塔夫(Falstaff)》——虽然我无缘坐在米兰的歌剧院中聆听这出一共六场的意大利著名歌剧,但ARTE却好心地将意大利语唱词给全文翻译了过来,并在深夜的时段转播…我是喜欢欣赏十九世纪的大师们所编撰的台本的,因此,尽管这场歌剧长达三个小时,我还是在电视前相当陶醉地听到了凌晨四点,甚至还在小睡片刻之后又重复听了一次(ARTE也体贴地照顾到了习惯早睡的歌剧爱好者们的情绪)。
请相信我不会如此轻易地走题,正如我不会因为台本的改编而特意抽出一个章节去回顾莎翁的《亨利四世》和《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一般。我们现在仅将注意力放在第二场上——男中音的约翰爵士并不在场,全场的人物都乱作一团:但是,神奇的音乐和歌词,却力图证明这个约翰•法尔斯塔夫爵士正站在舞台中央。众人在唱词和表情上的配合完美地实现了这一点:刻意的旋律重复,就好像是在思考中烙上了“某人在旁”的印戳。只要是用心倾听的观众,在那种导演故意营造的气氛当中,都会毫无怀疑地认同——
“约翰•法尔斯塔夫爵士正站在那里:舞台正中,所有的人都为了他而奔忙…”
回忆一下我们最经常遇到的一个场景——稍显拥挤的公车上,一个老人用手捂住嘴,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不久之后,他周围的人也纷纷打起了哈欠;或者,正在克制着想打呵欠的欲望。
这世界上当然没有什么“呵欠杆菌”(或者说——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的“瞌睡虫”),但打呵欠却在群体中呈现出一种传染的症状。
偶然看到所谓“营啸”的记载,讲的是东汉军队对西羌的征战中,临战前的某天深夜里,整个军团突然像是发疯了一样,兵卒和兵卒之间互相攻击,死伤无数。
一些英文报纸经常会在报导某区居民同时看到飞碟从房屋上空经过的时候,用到“集体歇斯底里”这个词。
到底什么是“集体歇斯底里”呢?
从词源上来考虑,或许大家并不知道,“歇斯底里”其实是一个外来词——取英文“Hysteria”的音译(德文中则是“Hysterie”:这个发音比英文更接近那四个中文译字(笑)),这个词源出于希腊语的“Hystera”(希腊语中是子宫的意思),但在1952年之后更经常地被认为是出自于拉丁语中的“Histrio”(拉丁语中是“演员”的意思),也就是医学上常说的“癔病”。
如果用一个看起来专业点的词来概括的话,可称之为——精神症状传染,或者,共同型精神病。
这就是这个词的最简单描述。
2,深入讨论
“歇斯底里”,如上节所说的,在医学上是“癔病”的意思。但如果加上了“集体”的限定,其作用下限就要降低许多。
“集体歇斯底里”的症状,总结起来,可能会是抑郁、焦虑、躁狂、惊厥甚至癫痫这些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是区区的打哈欠或者身体机能失调,还可能是幻视、幻听、幻嗅等感官功能失调(错觉也包含在内)。
可以将这些症状简单地归功于“妄想所带来的一切连锁反应,即使其本身并非病态(如打呵欠或者无关紧要的集体错觉等)”。
那么,它是怎样发生的呢?
再举一个经常被引用的例子:
一个在班上很得人心的女生海伦,因病而缺了几次跳舞课,因而无法参加本周五晚的嘉年华舞会——这次的参加对海伦很重要,因为,如果她能够参加的话,将可以和他一直暗恋的某个男生共舞。
星期一的晚上,她和家人去参加一个家庭聚会,会上有跳舞节目,但海伦却完全提不起兴致来,推说自己对跳舞没有丝毫兴趣,回绝掉了所有男士的邀舞请求(实际上,她是喜欢跳舞的——她只是没有学到跳舞课上所教的特定舞步而已)。就在这时,她看着舞池中的众人婆娑起舞,感到自己的右脚有些隐隐作痛,似乎是快要抽筋。
终于到了周五,海伦一早起来就感到脚不舒服,但她仍然去了学校——上午上课的时候,海伦的脚出现了严重的抽筋,两个女生将她送到了保健室。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几个一直崇拜海伦的女生也感到自己的脚不舒服。
短暂的治疗之后,海伦回到了教室,但却一直向自己的同桌露西抱怨,说自己的脚还是很不舒服。终于,在午休的时候,海伦又一次严重抽筋,再次被送到了保健室。
在下午开课之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这件事,上午感到脚不舒服的女生也先后出现了抽筋现象,被送往了保健室。
这样的抽筋传染在校园里引起了恐慌,越来越多的女生开始感到自己的脚不舒服,到最后出现了大规模的学生抽筋现象(女生居多),为了防止症状继续传染小区,校方只好请父母将抽筋的孩子们带回家,学校为此而停了数周的课。
希望这并不是一个杜撰的例子(因为除了故事本身之外,我并没有考证到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因为我们即将就这个例子开始分析“集体歇斯底里”的发生。
和普通的传染病类似,精神症状传染需要一个传染源——在这个例子中,传染源是海伦,传染的症状是抽筋。
从头开始分析——很容易看出来,海伦的抽筋并非是由于运动所造成的腿部肌肉过度紧张而引起。症状最初的出现是在缺席跳舞课而无法参加周五的嘉年华舞会后,在周一晚上的家庭聚会上。当时只是“快要抽筋”,而在那之前海伦因为情绪低落,拒绝了所有的邀舞。
这是一种典型的“刺激防卫机制”——海伦在无法参加周五的嘉年华舞会这件事上有较强的挫败感,因而在潜意识中对和跳舞相关的一切事情产生了排斥:潜意识为了给防卫找到一个适当的理由,通过对大脑相关感应区(或者直接就是腿部肌肉,甚至相互作用,这中间的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明朗)的控制,让海伦有抽筋感。这样,表意识能够找到合适的借口来拒绝跳舞,从而避免因为面对不愉快的事情所产生的精神刺激。
然后,在周五,海伦的症状出乎意料地严重起来——虽然她勉强去到学校,但却在上课的时候发生抽筋并被送去保健室,这时几个其他的女生也出现了海伦在周一出现的早期症状。
这个部分需要抓住几个关键点:在时间上,周五恰好是嘉年华舞会将要举行的时间,海伦潜意识的防卫意愿达到了顶峰——为了给表意识一个逃避的理由,加上之前“快要抽筋”的铺垫,海伦终于在众人的面前抽筋。
“众人”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防卫意愿只在某个具有社交因素的团体中才会表现出来:比如周一的家庭聚会,周五的课堂…这些都是可能需要和其他人产生交流的地方。海伦需要逃避的是可能存在的(或者说,在臆想中确实存在着的)、特定的“团体排斥”。海伦不能参加晚上的嘉年华舞会(虽然她可以不跳舞出席,但这并不是她所愿意的),潜意识中就认定自己已经被其他能跳舞的同学和朋友(包括那位她所暗恋的男生)所排斥,并且希望自己能从这些团体中“脱离”,然后症状就产生了。
其他的女生出现早期症状,而这些女生“一直崇拜海伦”——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限定。我们现在可以用到在《从惧尸心理到恋尸癖》中所概括出的那套“替换心理理论”:一直以来对海伦的崇拜让这几位女生在潜意识中将自己当作了海伦,并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判断能力转移”——这个现象需要这样解释:比如对偶像的崇拜,对伟人的膜拜和狂信…我们总能够见到大量这样的例子,人们的判断能力被某一个核心人物的言语和行动所影响,从而不自觉地听从于此人的判断,无条件地相信此人的言论,并且,还经常试图模仿此人的行为模式——追星的年轻人模仿明星的打扮(如猫王的发型等),明星的说话方式甚至习惯性动作,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而文革时期对毛泽东的无判断能力式崇拜,则可以归结为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集体歇斯底里”。
这种部分人格拷贝的现象,我愿意称其为“心理暗示连锁”——因为一个人的注意力、团体交往对象以及崇拜对象并非一成不变的。海伦班上的例子:在崇拜海伦的几个女生发生抽筋现象之后,可能有这样的几个女生,她们在潜意识中同时崇拜海伦和这几个崇拜海伦的女生中的一个甚至几个,她们可能不愿承认自己的部分人格拷贝与杂糅,但在几个原体都发生抽筋现象之后,她们的自发判断也被这些人格形成来源的行为所左右,进而“理所当然”地出现了抽筋现象。而她们则可能被更多的人所暗暗崇拜,即使最初的传染源海伦,或许已经不在这“更多的人”的崇拜范围之内了。
这就好像是反应堆中的链式反应一样,开始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冲突和扰动,到最后却引发了大规模的能量转换和爆发。
一个人的独立人格,实际上仅是多方因素的杂糅,因为变量极多而显得似乎独一无二,对其他人人格的选择与拷贝只是在人格成长中的一部分而已:如果一个人在成长中仅侧重于和较单调群体中的某些人交往而忽视对各种现象(如自然、科技等)的注意,人格拷贝和人格依附在自我人格成长中所占据的比例,可能会非常之大。
3,概括和总结
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集体歇斯底里”的发生所必需的要素:
传染源,传染源诱发,团体,团体诱发,爆发
这回我们用我们最熟悉的、打呵欠的例子来说明这些要素。
一个最常见到的场景是:某堂无聊的大课上,离下课还有将近一个小时,教授面无表情地在黑板上写着板书,某个学生抄着抄着就觉得困倦头晕,打起了哈欠。
这个学生就是传染源,他是整个现象的起点,他最先出现症状:症状的诱因,往往并非生理因素,而是典型的心理因素——这个学生如果现在就停下笔来到外面的阳光下站一站,困倦头晕的感觉大概马上就会消失。传染源诱发需要合适的条件,具体点说,就是在容易使精神意志薄弱的状态下:比方海伦在当晚就要开始嘉年华舞会的压力下,士兵们在或许隔天就要开始打仗的紧张情绪下,考生们在明天就要参加大考的紧迫感驱使下,乘客们在公车的缓慢前进中的无聊乏味下…这时表意识出现的厥值上限提高,潜意识便拥有较大的空间来进行自己的小动作。传染源在这样的条件下,比如在例子中,某个学生感到困倦头晕就是潜意识所带来的效应,而打哈欠则是相关的生理反应。
跟下来就是接二连三的打呵欠(或者有些听话的学生会强忍住自己想打呵欠的愿望),或许这集体行为会引发一些笑声,然后整个课堂的气氛就会轻松些,从而让症状得以缓解。
一个团体,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下,必定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群——在我的例子中,共同的特征是抄板书的学生,以及无聊的课堂。这些共同特征暗示,精神意志薄弱并非针对单个个体——对于整个符合特征的相关团体而言也是奏效的。这个团体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或许有些人对如上场景的适应能力较强,而某些则有相当的排斥。一旦在传染源诱发之后,某些具有部分人格关联性(或者仅是潜意识的暗示关联性:比方某人和自己崇拜的另一人在行为举止上有些相似,一些有意无意的替换,以及从众心理等)的个体也被相继诱发,从而形成了团体诱发的初期。这期间症状接二连三地显现,精神意志薄弱的人群甚至反复出现症状,场景适应能力强的个体在大量症状的影响下也开始动摇。
当适应力强的个体也出现症状时,在这一典型环境下的“集体歇斯底里”便会爆发。
直到典型环境、典型团体和患者自身心理状况发生改变,病状才会消除。而且,并不保证不会被再次诱发——甚至,容易被经常诱发歇斯底里症的个体,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妄想症以及癫痫。
弗氏在歇斯底里症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实际上是他那套心理分析理论的第一步——但太多人对他著作中梦和性爱的部分感兴趣,而忽略了这些出现在团体中的精神问题),他更改了该词传统以来的定义,将其解释为“Konversionsneurose(即“转换型神经官能症”)”,这理论中的部分和我的想法契合,即精神因素导致了身体症状,但只有精神因素本身的问题被称为“歇斯底里”,身体症状已不在其研究范围之内,而只是作为结果来被讨论和记录。
身体症状在“集体歇斯底里”中则成为了团体患者之间联系的纽带,或者说是传染的媒介——患者的精神状态异常往往通过身体症状来表现,并且影响团体中的其他人。再举一个化学试验室里的例子,某天一组学生在做一个涉及到有毒气体的实验,突然一个学生感到恶心难受,并且向其他组员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并怀疑是设备漏气导致中毒,这时候其余组员全部出现了恶心难受的现象,甚至几个反应严重者还出现了呕吐。实验室工作人员随即用仪器检查了设备附近的毒气指数,发现完全没有有毒气体泄露的现象发生。
这是相当有趣的事情,类似的情况,我相信阅读这篇文章的大多数朋友都曾经遇到过——这些形式不同的心理暗示,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暗示连锁,正是“集体歇斯底里”的症结所在。
4,如何预防?
其实集体歇斯底里在很多时候都并非有害,正如我之前所说的,那只是一种出自本能的大脑防卫机制。我们想想看已经看过的这些例子:
海伦抽筋,只是为了逃避晚上的舞会,免得看到其他人翩翩起舞而让自己的心灵受到伤害;
实验室学生怀疑自己中毒,只是在有人出现可能的中毒症状之后所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他们不想将可能会十分危险的实验进行下去;
在无聊的课上打呵欠,其用意可能是想暗示黑板前的教授,让他将课讲得精彩些,否则他们就提不起兴趣来——这是一种期待有所改变的抗议;
……
歇斯底里所要做的,从最初的动机来考虑,不过是要避开可能会对个体造成伤害的状况,进而寻找一个潜意识认为最有效的防卫手段而已。
但过度的防卫也会被认为是有害的,就如同人类天性崇尚自由,并不喜欢自己受到带有欺骗性的支配一样。因此,至少我认为,我们也应该有在面对符合集体歇斯底里发生的条件的时候,选择是否去拒绝这种防卫的发生。
我们有权控制我们灵魂的一切部分。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完善自己的人格,不让本人格中从其他人那里“借鉴”来的部分占据较大的比例。我们当然知道,对于一个“社会人”本身,其和整个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社会演变不可分割,一个“社会人”就是整个历史的一部分。我们的人格形成,无可避免地要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一个人如果想要证明自己的独一无二,说到底,只不过是要让自己了解消化历史各个方面中较多的部分,并且能够对自己所知的世界有一些独立的见解(并非需要刻意做到和他人不同,我不同意弗氏的“三我”学说,而更相信广泛联系的理论——或者,在假设条件下忽视时间概念的一种存在。)。具体要做的事情,是更多的内省,思考和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以及本体人格的发展取向:简单明了的“明确”二字可以将之概括——无论采取如何的内省方式,无论在之前的人格形成中获取消化了怎样的经验,我们需要有自我中心主义者的部分觉悟:强调本体的存在,但又不忽视交流所带来的影响而陷入彻底的唯心主义。大量的经验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判断能力,能让他不依赖别人的思想而做出独立的选择并有力地执行。
当偶像崇拜被彻底废除之后,人类对自己潜意识的控制也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像海伦这样的例子就不会再发生了。
在内省中需要尝试着控制自己的潜意识,确信你的大脑正控制着自己身体的每一个角落(这当然就是事实——身体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大脑所控制的),并试图让表意识去沟通潜意识,让你能够切实控制住自己身体的每一处变化。虽然我们很可能不能够完全控制住自己的潜意识,不能够适应那种从未遭遇过的思考方式(对潜意识的控制是一件想象起来就十分奇怪的事情——它们不被我们的大脑提升到厥值以上,但我们仍然试图用厥值以上的部分去控制它们),但即便我们能够运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对我们的个体本身也是相当有好处的。
人类一旦拥有了强大的人格和意志,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身体的潜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和主题相关的明显好处,是可以在团体中抗拒集体歇斯底里的传染,甚至抑制传染的继续进行——比方在实验毒气的那个例子中,当有人出现了恶心难受症状并且描述自己“似乎中毒”之后,你并不被看似极具说服力的现象所动摇,立即检查毒气指数并证明现实并非如难受者的描述类似。即使其他人不具备如你一般的独立判断力,也可以引起“良性歇斯底里”,从你的自信和摆在眼前的毒气指数检查结果相信现场没有任何问题,而将实验进行下去。甚至传染源的妄想,也会被你纠正过来。
是的,正如古代将帅对士兵的鼓舞作用,也是“良性歇斯底里”的一种体现。
更深入的讨论则牵涉到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战争,甚至人类思想进化的话题——如此则和我们今次的主题相离甚远,我就不去进行过多的展开了。
5,泛集体歇斯底里
上节的最后提到了“良性歇斯底里”这个概念——这个词大概不会在任何的正典上被提到,医学书上对癔病的解说,最多也不过说某些癔病是“非恶性的”或者“无害的”。
在本节讨论“泛集体歇斯底里”这个概念,是要对这个名词进行一种新的规划——鼓舞、崇拜、信仰和一些神秘现象都能够被这个新概念所解释。
“望梅止渴”和“四面楚歌”这两个成语,是古人对集体歇斯底里利用的最好例子之一。
军队是一个主动要求集体歇斯底里的地方,军官们要求士兵绝对服从,其实是要士兵将自己的判断能力交给领袖、交给自己的上级。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上,集体歇斯底里一直都在以各种方式被某些人所利用——独裁者所崇尚的个人崇拜、宗教领袖所宣扬的神迹和感召、影视歌星在媒体上频繁的曝光率甚至广告商们无所不在的讯息轰炸,都是想煽动起一次次的集体歇斯底里!
让我们想想看:独裁者将自己描述为英雄,给孩子们从小灌输自己的主张和思想,并反复以各种宣传强调自己的英雄属性——这些孩子的人格形成中有很大一部分被独裁者所左右,因此十分容易心甘情愿地成为专制统治下的牺牲工具。
宗教创始人(如耶稣、释迦牟尼和穆罕穆德这票人)和独裁者所做的在形式上差不多,只不过,他们首先对自己的所创宗教狂信,而非如独裁者是以权力和欲望的满足为目的——宗教创始人说服自己奉献给自己创造的信仰,并且用行动和诚恳来使其他人受到感召,而并非政客般的虚伪和头头是道的说辞。某门宗教的成功往往不因为狂信者和创始人本人,而是因为受感召人中那一部分有影响力的人,能够将创始人的理念加以推广,并逐渐号召一些学者将最初朴素的宗教理念补完,系统化,是为神学。创始人也被神化,然后神迹也开始慢慢在信徒的臆想中(很多也是出于宗教宣传的目的)出现并被记载,以助于完成更大传染范围内的集体歇斯底里。
影视歌星的上镜率越高,一般来说,在不存在其它干扰的情况下,其被接受程度也越高——某些当红的影星很容易被经常看相关节目的全年龄段观众所接受,此现象常被以从众心理来解释。实际上,从众这种判断力部分丧失的社会现象,也可以被归纳到集体歇斯底里中去。
广告是最好的、用来诠释泛集体歇斯底里的例子——比如某家饮料大厂最近铺天盖地地宣传他们的一种新产品,但这种产品的味道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特色。因为这家厂商在公众中有广泛的影响力(对海伦的崇拜),因此产品一经推出,就引发了抢购热潮:虽然很多用户表示并没有感到味道和原来有多大差别,甚至觉得没有原来的好喝,但该新产品却依旧卖得很好(集体抽筋)。
一些集体看到飞碟的现象,首先可能是某一两个人的错觉——他们看到的或许只是一只气象飞艇,但却叫嚷着看到了飞碟:然后更多的人出来看,可能他们看得并不清楚,但由于先入为主地认为“那是一只飞碟”,于是那个飞艇看起来就和飞碟差不多了,甚至还“会旋转,并且冒出古怪的黑烟,速度极快”,这些都是视觉信息被大脑的集体歇斯底里症状加工过之后,所额外添加上的描述:他们很可能马上就将这样的错觉说了出来,传到更多人的耳中,终于导致集体歇斯底里的爆发。
泛集体歇斯底里就像是皇帝的新衣一样,是人们缺乏应有判断能力的表现——不过,人类若能彻底摆脱集体歇斯底里这个词,这世界或许就会少掉许多有趣的事情:我们将再也看不到呵欠的传染,再也不能体会演唱会上的集体疯狂,再也不会被坐在球场观众席上的热烈气氛所感染,再也不会在一群人讲鬼故事的时候被吓得躲进被子里,玩碟仙和笔仙不会再灵验,再也不会在教堂里感受到神圣的气息…
以上的说法看起来很夸张,但当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被彻底批判之后,我们的身边再也不会有“自在之物”围绕,过度的理性和一个个强大自主的人格,对人类社会真的是有利无弊么?
在泛集体歇斯底里这个问题上,我们依旧需要更多的思考。
写在最后
本次的讨论带有不少的主观性,为此我刻意使用了许多的例子,希望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的想法。
这并不是一篇强迫人们去接受的文章,即使其中的一些概念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我并没有根据现有的一些哲学和心理学思想来进行这次的讨论,而是重新建立起一个假想性的理念,并且也没有将它详备地展开——这显然并不是什么优秀的讨论方式,或许也会被心怀鬼胎的评论家面带友善地称之为“朴素的思想”,但我愿意将一个这样的理念放在这里:我认为个体的判断力是需要磨炼的,并且鄙视一切企图操纵他人的行为。虽然利弊的界定永远都做不到完全的客观,就像世界毁灭在某些人想来或许会是好事一样……
在我朴素的想法里面,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不受任何约束地生活,思想和行为都不被旁人的判断所左右:这点很难做到,在中国的社会中似乎尤难做到(这或许是我看了太多率性而为的法国片之后所产生的错觉——就连我自己也陷入了某种集体歇斯底里)。人类社会发展史才刚刚勉强摆脱集体思想和判断力受少数人控制的阶段,再加上人类社会本身也是一个无法切断过去的整体,因此,至少在短时间内,我的朴素思想应该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其中有太多值得一聊的内容,如果一直写下去,让我将所有的想法一一展开,并加以系统化,可能能够写出一本思想方面的新书来:虽然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曾在十六世纪前后被人广泛而粗浅地讨论过,一些对理想人类和理想社会的构建描述也被那帮想象力丰富的人们以各种形式展现过…
还好,我最钟爱的并非讨论,而是小说写作——因为讨论和思考所花的时间太多了,等到我老了之后,或许会考虑写一本这样艰深晦涩的书吧。
现在?还是算了(笑)。
====================
p.s.此文成于约4年前,言语之中多有浮躁狂傲之处,回忆起来,似乎和当时国内发生的某件不好的事情相关. 总之是主观过度、肤浅有余,各位看官读读就罢,难得周末,聊以博君一笑吧.^^
p.p.s.我在文中表现出的倾向,总是尽量做到为主题服务。和宗教相关的态度请参此评http://www.douban.com/review/1449452/,最后稍许提了信正统和信邪教之区别。根据怀特(D·A·Waite)先生在《为英王钦定本圣经辩护(Defending the King James Bible)》中所提出的“意义相符,效果相等(Dynamic Equivalent)”的原则,我们也可知道传道中最需要保持经文原意,力求人人虔信的天父是一致的存在:而我的观点是做不到——这或许能看作是我的基本倾向。
p.p.p.s.N年后改变一下,为何不行..
N年前的豆瓣,也不是现在这个了呢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