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三个层面

原先总是想不明白一些事情,比如“为什么自己居然 是一个情种”,“为什么有人会那么轻易地移情别恋 ”。那答案仿佛就在身边,可当自己去伸手去触摸的 时候,总是一场空。 但有疑问终归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会催促着你去思考 去寻找答案。终于这部剧仿佛拨开了眼前的迷 雾,粗略地看到了答案的模样,草草地记录如下三个层面。 一是物质层面的。体现在三娘和宋引章的线上。三娘 被丈夫和儿子抛弃,被逼到投河自尽。是因为她丈夫 看上了本族一个寡妇的财产,暗度陈仓后,卖儿子不 成,直接一步到位将三娘给休了。再一个就是宋引章 和周舍那段,宋引章作为江南琵琶第一人,长期出入 达官贵人之府,周舍就以为宋引章很有钱,在拐走宋 引章后就跟个吸血鬼一样不停地索要钱财,不能满足 需求就将这个明媒正娶的妻子像条狗一样锁起来,羞辱殴打恐吓无所不用其极。三娘和引章的初始磨难皆折在这第一场,赵盼儿的初始则折在第二层。 第二层则是物质基础之上的这万丈红尘,这人间烟火,最是让人迷失。剧集开始就是赵盼儿在思念上京赶考的欧阳,满心渴望那个与自己许下三生三世的情郎娶自己做探花娘子。可惜这位欧阳探花却被那东京的繁华和权贵的滔天权势折服,不惜一次次地折断自己的风骨去做一个趋炎附势的佞臣,甚至最后不惜雇凶和亲自下手也要杀死赵盼儿。能够将一个当初救自己于绝境的情人于死地,这份薄情寡义和狠毒严重挑战了人之伦常,所以,整部剧中他的结局最惨。当然也是观众需要这样的结局。 但是我们说很难,要是仅仅体现在这种让众人可以痛打落水狗的层面上,就不是很难。所以,在赵盼儿和顾千帆这对CP上得到进一步体现。顾千帆在父亲的设计下发现当初让赵盼儿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居然是自己的父亲,他退缩了。他可以在决定离开的时候,还变卖家宅供赵盼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业,可以为了救她危困而抗旨拿自己的命赌,可他过不了这一关。于是他开始逃避赵盼儿,他以为这样就可以不让赵盼儿受伤。他以为给她的幸福却让赵盼儿丧失了心力而差点死去。这就是第二层对人的束缚和桎梏,也是两人心灵上的差距。 身边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物质不错,可是他们脱不开人情世故的束缚,像什么“扶弟魔”之类。还有的,即便当初有爱情,可是也会被生活生生地磨灭。所谓众生相不过如此。 第三层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人活的通透,知道所谓的什么功名利禄不过是过往云烟。人在红尘,却不为红尘所役,只求一颗真心。在这一层的是赵盼儿。她知道了顾千帆逃避自己的原因,于是将他从第二层的迷障中拉出来。这也是亲密关系的意义所在:心灵的成长。 当然,在我写下以上三个层面时,我的心并不飞扬。所以,我可以肯定的是还有第四个层面的存在。可是,它是什么样子的?我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