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最近闲着无聊想看电影,便去看了《人生大事》,一开始没报啥期待,但没想到是个好电影!为了纪念时隔一年半再次进到影院,也为了这个电影给予的感动与惊喜,故写写影评。
从总体上看,电影整个故事线完整,起承转合紧密结合,情节虽然落俗但演绎并不出戏,它用一种轻松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温馨治愈的故事。虽说总体剧情围绕着丧葬行业展开,通篇充斥着各种生离死别,但是却不是彻底的悲情基调,没有一味地煽情,也没有想象的压抑氛围和不适感,反而充斥着许多搞笑元素,笑点的密集程度几乎达到了跟泪点五五开的效果,且每个笑点的出现都是非常顺畅,毫不刻意,如同现实生活的场景一般,观感舒适的同时也使人更容易共情。此外,影片里的基本都是方言对白,这种设计使得市井小人物的故事情节在方言的感染下洋溢出满满的烟火气息,让人全程投入不会出戏,满是真实感。
在剧情上,三哥和小文的相互救赎,三哥与父亲的最终和解,都令人感动。在一开始,经历了一系列人生低谷的三哥,对待生活满身戾气且打心底厌恶自己的职业,而小文意外闯进他生活后,虽然一开始给三哥带来了一堆麻烦,但是也误打误撞地给三哥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给三哥死气沉沉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生机,正是有了小文的陪伴让三哥不再浑浑噩噩,使他有了想去在乎的人和事,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消极的生活态度,认真乐观地直面自己的职业、人生。三哥的人生看似十分糟糕,经历了一桩桩倒霉事,但他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父亲一直爱着他,小文依赖着他,朋友信任着他。
此外,本以为电影只是讲述了一个市井小人物互相救赎的故事,但没想到还有对整体殡葬行业的探讨,生老病死,死作为人生的终点,怎样体面的离开这个世界是个重要的问题。葬礼既是生者物理意义上的最终送别,也是死者精神层面上的洒脱上路的最后一步。在剧情中导演借着小文的口将殡葬人员比作种下星星的人,这无不是令人动容的。一直以来,国人忌讳死亡,忌讳殡葬行业,对殡葬人员是充满歧视的。然而殡葬人员却是给予亡者最大尊重,使亡者最后一程的护送者,正是如此,殡葬师有着别的身份职业无可比拟的浪漫。这么看来,死亡不再令人讳莫如深,殡葬师也不再晦气讨嫌。
但是影片中也存在美中不足的点:
1.整部电影节奏过快,影片高潮部分,三哥自私地将小文送还给亲生母亲后,团队闹着要散伙,三哥像掉了魂似的躺在床上,此时电话那头又传来父亲死掉的消息,在焦头烂额忙完父亲那边的事情后,又传来小文丢失的消息,剧情衔接得过快,让观众刚沉浸入悲伤感动的氛围中就被抽离出来,强行进入下一段紧张的剧情,没法实现好好沉淀。当然,整部电影就两小时,导演想在这么短的剧情里讲完这么多事时间紧迫,可以理解。
2.母亲的忽然出现,有点为了为了冲突而制造冲突的感觉,虽然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但还是难免显得狗血。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朱一龙太令我惊喜了,过去一提到他,脑海里立马浮现出的是温文尔雅的翩翩公子形象,而在本片中他饰演的殡葬师“三哥”,扑面而来的市井气息导致我一开始都没认出来,完全颠覆了对他的认知。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朱一龙从送走小文后自嘲的笑,演变到忽然得知父亲过失后的痛哭,整段过渡非常自然顺畅,情绪层次丰富。三哥表面上看是个玩世不恭满身痞气的市井小混混,但实则内心刚毅坚强,硬汉的外表下是一颗善良柔软的心,朱一龙将这个角色演绎得非常好,看完全片无不感慨,朱一龙的演技真是太牛了!而小演员杨恩由饰演的小文从起初吵闹找外婆,顽皮闯祸的“小哪吒”到体贴可爱、心思细腻的“小大人”,情绪表露自然,灵气十足,可以说是未来可期了。此外影片中的其他角色的表演也都十分加分,演技可圈可点,完全没有出戏的感觉。
在影片的结尾,使用了开放式结局,并没有说三哥是否跟小文的亲生母亲在一起了,毕竟就这么在一起未免显得刻意又使人物显得工具化,毕竟成年人的世界并不是那么随便又简单的,而让小文的母亲加入队伍,既体现了三哥的温情,符合人设,也给小文母亲一个救赎的机会,给小文一个更幸福的童年。虽然这样有点强行大团圆之嫌,但是毕竟电影主基调是温情与亲情,多这一份独特的温柔又何必苛责。
从总体上看,电影整个故事线完整,情节虽然落俗但演绎并不出戏,它用一种轻松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温馨治愈的故事。虽说总体剧情围绕丧葬行业展开,却不是完全的悲情基调,没有一味地煽情,也没有想象的压抑氛围,反而充斥着许多搞笑元素,笑点的密集程度几乎达到了跟泪点五五开的效果,且每个笑点的出现都毫不刻意,令人观感舒适。此外,影片里的基本都是方言对白,这种设计使得市井小人物的故事情节在方言的感染下洋溢出满满的烟火气息,让人全程投入不会出戏,满是真实感。此外,身为主演的朱一龙演技炸裂,过去一提到他,脑海里立马浮现出的是温文尔雅的翩翩公子形象,而在本片中他满是痞气,扑面而来的市井气息完全颠覆了我对他的认知,是个好演员!
人生就像一本书,总有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只不过有人写下的是句号,有的人写下的则是省略号。看过电影后,我对死亡的态度变得更加豁达通透了,“人生除死无大事”,其实人生未必路漫漫,明天也未必会有很多很多,我们都应该认真地活着,活出自己理想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