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皆因果,万物终为空,爱恨却难逃

导演刘镇伟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谈到《大话西游》的创作缘由:“当时有一个想法,想写一个《西游记》的故事,关于孙悟空,如果可以重新再来过会怎么样。”
影片中,至尊宝借助月光宝盒穿越到500年前,他以为可以故事重演,找到白晶晶,与她相爱,成亲。但其实,回到过去,因缘已然因此改变,旧事难再重现,重新来过不是重温旧梦,而是结下全新的情缘。
时光逆流,曾经的因果便随之破裂。即便至尊宝带有500年后的记忆,抱着寻找晶晶的坚定决心,但历史注定会被改写,新的因果链条也将被构建。至尊宝手中的月光宝盒被自封“盘丝大仙”的紫霞仙子夺走时,他以为自己串联起了时空中的因果:盘丝大仙从他这儿拿走了月光宝盒,收了两个徒弟,将月光宝盒埋在盘丝洞的地下,500年后被他挖出,他时光穿越回来,又使月光宝盒回到盘丝大仙手中。但事实上,当他穿越回来时,万物间的因果关联已被扰动,他必定无法回到原先的时空中。
世间一切,皆有因果,不过这因果联系并非尘世中人可左右,而是自有定数。至尊宝必会遇上白晶晶,为了救下晶晶他必会回到500年前,回去后必会遇到紫霞仙子使他成为真正的孙悟空托世,他也必会爱上紫霞,至他放下人间爱恨,戴上金刚圈,变回齐天大圣,也是命中注定,是世间难逃避的命运。
就像紫霞认定能拔出紫青宝剑者就是自己的如意郎君,对于碌碌众生来讲,这世间的情仇爱恨、缘起缘尽似乎并没有什么道理,这一切都是天意,是缘分。
至尊宝与菩提大哥对于爱情有过一番争执: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不需要吗?”
“需要吗?”
“不需要吗?”
“需要吗?”
......
至尊宝先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找到白晶晶,从理性上讲,他爱的应该是晶晶,紫霞不过是他为了拿回月光宝盒救晶晶而接近的一个人,怎么会是他的爱人。尽管他以愧疚之心作为解释,可事实是,他总是挂念着紫霞,他在梦中喊了784次紫霞的名字,梦见紫霞对他飞蛾扑火般的爱情念想,也不自觉满面笑意。他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深深爱上了她。爱,没有道理,不需理由。
后来,晶晶告诉他她觉得他跨越500年回来要找的是紫霞,春三十娘又杀来找白晶晶的下落,至尊宝因这其中的情与困终于明白人世间是无边的苦海,爱恨翻涌困扰凡尘中人,其中的人们都逃不出天意。于是他看破了,面对春三十娘的剑,他没有试图逃跑,反而要求挖出他的心看看。在那时,他已经无所谓爱恨了。
“恨一个人可以10年,50年,甚至500年这样恨下去,为什么仇恨可以大到这种地步呢?”
“所以唐三藏去取西经,他就是想指望这本经书,去化解人世间的仇恨。”
人多么可悲,为爱恨所困,无法得到解脱。
但说到底这一切有什么所谓呢?“生亦何哀,死亦何苦。”那些爱,那些恨,那些情,那些缘,终究会消散。一切皆空,有何可悲哀,有何可痛苦?
看透了这些,至尊宝对于世间众生产生了悲悯的情怀,他终于懂得了慈悲之心由何而来。于是他不再眷恋尘世,戴上金刚圈,变为齐天大圣,护送唐僧的西天取经之路。
不过,顿悟并不意味着自己可以完全脱离苦海,也不意味着自己就由此超凡脱俗,不为世间规律所困。
当曾经的爱人在自己的眼前离去,自己却无力营救,悟空的心中便又翻涌起凡尘间的爱恨。
纵然已看透,但依旧情不能自已。
在另一时空中,夕阳武士与紫霞在城墙上对峙,悟空进入夕阳武士的身体,帮他迈出了说“我爱你”的那一步。这是对曾经的遗憾的弥补,也是对世间人的一种悲悯。爱恨既难斩断,那想爱便去爱吧,何必空留悔恨。
影片结尾,夕阳武士与紫霞看着远去的悟空,说“他好像条狗啊”。曾经,他认紫霞仙子为主人,扮成一条狗,顺从紫霞的命令;而今,即便不再是凡人,他却依旧是一条狗,一条天地间的狗,无法违逆天意,无法逃避宿命。
万物为空,但爱恨依旧难逃。我们在空空如也的世间行走,能做的只有试图减少一点凡尘间的苦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