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與文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約翰福特以拍西部片成名,他在晚年開始反思這一類型的意義,1956年的《搜索者》,1962年的《雙虎屠龍》皆是這個背景下的產物。傳統西部片謳歌的是白人開拓荒野,為西部帶來文明,約翰福特的《關山飛渡》便是這種套路,但這一類西部片的故事是經過浪漫化,美化的,忽略了真實的西部實際充滿了槍火與血腥,到處都有權力較勁和暴力欺凌。
《雙虎屠龍》便是還原這種被神化的英雄故事,揭開背後複雜而不光彩的真相。這部電影的男主角是詹姆斯斯圖爾特演的律師,他在回憶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他來到一個西部小鎮,被李馬文飾演的反派洗劫並打成重傷,被約翰韋恩飾演的牛仔救了。斯圖爾特一心希望能用法律為民請命,除掉李馬文,到被約翰韋恩諷刺幼稚(在西部有槍才是法律),最後斯圖爾特在忍無可忍的情況和李馬文展開決鬥,把他殺死,因此成為英雄,他所謂的“文明”也開始在小鎮中傳播開來。
但真相並非如此: 斯圖爾特因為自己殺了李馬文,手上有鮮血,而感覺自己很難再做文明和法律的代言人。但約翰韋恩卻告訴他一個真相:原來決鬥當晚,是約翰韋恩暗處開槍殺死李馬文,這一說明揭開了斯圖爾特的心結,但這一筆卻帶有濃厚的諷刺性,斯圖爾特所謂的英雄形象是建立在謊言上,亦帶來文明與暴力實際是相互依存的真相,沒有約翰韋恩開暗槍殺死李馬文,自然也無法讓斯圖爾特傳播文明與法律的機會。約翰韋恩所代表的是一種原始的力量,當文明真正到來,他那種難以規管的暴力自然也不被接受,在一個步入文明的國家,社會,並不需要槍火與暴力。就像戲中對約翰韋恩結局交代一樣,小鎮的人慢慢不再需要約翰韋恩這位西部獨行俠為他們主持公義,約翰韋恩最後也只能意志消沉至鬱鬱而終。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听见流星的声音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