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里戳我的台词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差不多一个月前就看完了人世间,当时就想记录下片中感动我的点,但一直拖延到了这个假期,现在只能凭着这微薄的记忆挤一挤了。
1、既要养口体,也要养心智,我全包了。——周秉昆
冯化成在一次春节上提出了孝的分类——“自古以来,孝分两种,养口体,养心志,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做父母最大的欣慰应该是儿女平平安安生活幸福,在这基础上如果能多陪陪自己那就更好了。而做子女的最大的心愿应该是成为父母的骄傲(至少我是),但往往两者很难兼顾。所以,当秉昆说出“既要养口体,也要养心智,我全包了。”的时候,心脏就像被重击了一样,这可能是每个子女都求而不得的状态。
多希望他最后能把这个牛逼给圆了,虽然比不上哥哥姐姐在世俗上的成功,但也是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如果没有那该死的牢狱之灾,他的人生该幸福多少呀~
2、孩子大了,离开父母是永远的,再回来是暂时的。——周秉昆
前往大学的时候,心里想的是终于自由了,不用再被父母约束了。当时的自己,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这一走再回来都是临时回家住一阵,而毕业之后如果家里房子小的话,甚至都不一定有你专门的房间。可能,我们都是从这一刻开始真正离开家的吧,开始我们自己的成长之路。
3、伟人的宁折不弯,那叫信仰;凡人的宁折不弯,俩字“娇气”。——蔡晓光
这句话是真戳我呀,虽然自己也没读过什么书,但身上总有股书生的“娇气”。但以现在的认知又不得不承认说的真对,有些原则的过度坚持其实是害怕打破自己舒适区的矫情,还会给人留下不变通和死板的印象。
4、人这一辈子,你真的在意的,同时又在意你的人,就那么几个,这几个人就是你全部的世界。
很多朋友走着走着就不见了,大部分情侣都是对方人生的过客,而亲戚之间的感情更像是一种客套,流于表面碍于面子。人生而孤独,却一直在寻找陪伴,哪怕这些陪伴可能在人生的长河中只能算是片刻,但如侥幸寻获,那就努力珍惜,希望多年以后的你的世界能够热热闹闹。
5、我这个人呀,做事追求完美,但只要自己尽了全力,就能心平气和问心无愧地接受不完美的结果。——周秉义
周市长在光子片搬迁的时候说出的最硬气的一段话。这段话戳我的点在于追求完美和尽了全力,仔细想想我一生中好像真的没有几件事会去追求完美。更别说尽全力了。大部分时候要的就是一个完成,会找诸多借口,例如:时间紧任务重,最近状态不好等。而将自身行为合理化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领。这种潦草我在努力避免,但依然经常冒出来,所以周市长这段话在于问心无愧,只有问心有愧了,才有内驱力去追求完美。
6、《父亲的散文诗》——冯化成
曾一度以为你是哑巴
是哑巴,爸爸也爱你
有一天,你却开了口,叫爸爸
那一刻,山风微动,泉水清凌
我大概是这世上最幸福的父亲
足以忍受人世间,所有的不平
我觉得比《北陀寺的风》更好,他肯定不是一个好父亲,但如果这首诗早一点给到玥玥手里,一切或许都不一样。但是,不妨碍这首诗体现了我所理解的一种感受——当一个男人第一次听到自己小孩叫自己父亲时的感动和震撼。
7、最后的信——周秉义
小蓉,秉昆,这是哥第一次给你俩同时写一封信,咱爸咱妈是世间上难得的好夫妻,好爹娘,他们的三个儿女,此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他们找对了各自人生的另一半,我想对你们说,对晓光,对郑娟,这两个加入我们大家庭并最终和我们血肉相连的人,要有感恩之心,恩爱夫妻最值得珍惜。
秉昆曾经问我,对自己的一生满意吗?我说,很少有人对自己的一生是完全满意的,但我是幸运的,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遇见你们的嫂子,如果将来我不在了,嫂子的亲人只有你们,替我照顾好她。
长兄如父,我还想给你们俩一点嘱咐,我们周家的人,以后可以成为各种各样的人,但绝不可以成为没有德行的人,我们周家的人,以后不必非要成为大家所认为的成功的人,但绝不可以成为不爱家,不爱国的人,好好生活吧!就像咱们曾经所经历并为之奋斗的那样!”
这封信的内容本身就足以说明一切,无须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