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着急写完睡觉

大概是全网最后看完的人?拉完片尾曲,心情平复。
首先,真不算成功的喜剧(或许小品版会好些),我一个笑点极低的人全程未哈哈大笑。其次,虽然存在可触及的质朴、人物扁平化、情节可预知,甚至特效也挺假,但估计很少有人不坐在荧幕前落泪吧。
若说今年的春节档证明喜剧刚需性、国民IP可与优质主旋律并存、演优诚恳青年演员路人盘,那么那一年便证明观众对拍戏态度诚恳与否的敏锐洞察力。前三分之二我都心如止水,直至“可我妈现在不会啊”“下辈子还是我当妈”,感性如你我,怎会不潸然泪下。
与一部戏共情大致分两种,一是代到你自己,二是你将自己代到人物中去。no judgement,没有孰好孰坏。此剧无疑属于前者。由于我的泪点间穿插了一节能源安全,红红的鼻头幸得一缓。
多年前闲时看过喜剧人(是叫这个吗),那时便感慨大青衣斐真美,如今也是影后啦。
不行,无论再怎么分析,我依然坚定冷特角色的工具性与不协调。以及再次体会到过度曝光带来的深深出戏感与我作为观众的无力感。本剧虽也算云集喜剧人,但无一人成功成为笑点担当。
我的妈妈曾和我说起少时拥有方圆多少里唯一一个靓丽昂贵的娃娃,大概和焕英女士的第一台电视机一样风光吧。我决定还要听妈妈多讲些被数十载春秋浸润过的故事,也以暖黄色的笔调勾勒她年少时的模样。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