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中

影片的开始,借樵夫和和尚之口引出了一起扑朔迷离的命案:从竹林中到公堂上,丈夫即使化作鬼魂也想隐瞒自己为钱财抛弃妻子,在事情败露后甚至想杀掉她的事实;玩世不恭的强盗对自己的罪恶供认不讳却极力吹嘘自己的武力高强;幽怨的妻子极力掩藏着自己对丈夫的仇恨;樵夫偷走死者胸口上的短刀而后编出一个个谎言来掩盖真相撇清自己。
影片大多数镜头都是在公堂的角度下静默的进行着,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是法官,每个人又都像在审判自己。不羁的流浪汉的一句台词才足以解释一切:每个人都会在心里编造出利于自己谎言并信以为真,以使自己过得轻松。
在罗生门下,巧妙的三个角色的交流也让人不同的观念在此碰撞:流浪汉代表本我,樵夫代表自我,而和尚代表超我。我们无法像流浪汉一样正视所有的恶,又不能像和尚一样达到纯粹的善。因此尽管人人都鄙夷樵夫,人人又都是樵夫:在本我的指使下为了生活拔起那把镶着银钿的短刃,又在超我的指引下,追随着良知和道德抱起了那名弃婴。
有人说这部作品代表了芥川龙之介对于人性感到的失望。而黑泽明却为故事添上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樵夫承认了自己的罪恶,并在道德的指引下抱起了罗生门下的婴儿。天晴了,雨停了,婴儿停止哭泣,樵夫怀抱婴儿走出罗生门,阳光洒落在他身上。仿佛一切都充满希望。
在这个世界上,有罪的人从不感到痛苦,真正的痛苦属于那些能够窥破人性却不愿相信也无力改变的人。似乎黑泽明先生在电影的最后一幕对所有人都寄予了期望,鼓励我们直面自己本性的恶,也不吝惜自己的善良。愿我们都可以被灿烂的阳光照耀,成为一个美好的人。

偷偷发下 女主真的好美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