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讨好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本以为是父亲生命倒计时的钟声敲响,没想到上边刻着的是寿一的名字,导演很巧妙地用父亲的幌子,给剧里剧外这一群人开了个玩笑。 我应该生气的,气被戏耍了这番,但转念一想,人生不就是如此无常嘛。
父亲那划掉的遗愿清单--全家出游,父亲那被踊介记载着的身后事安排,父亲想要留给众人的临终视频,仔细回想下,其实寿一都参与了。 说穿了,寿一想要的补偿与父亲对孩子的亏欠,其实都一样,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痛,那些在这个家丢失了的欢声笑语,逐渐淡薄的亲情联结,大哥的归巢也成了引子,把这个家的溃烂处暴露出来。有些伤口,是只能,也只有家人才能修补的。 多次出轨的父亲,是这个家的重心,也是他伤害了家人。 无人可诉的母亲只能找上女儿舞; 被父亲否定,只能逃离这个家的大哥寿一; 被溺爱包容的老二踊介; 或许有第二个人生的寿限无。
老人,是孤独的,也是作妖的。 年轻时,肆意自私;等到浪不动了,便需要人照顾自己了,名为抚慰孤寂。 当然,也有毫无作为,只盯着遗产的儿女。


父亲想要收拾好那铺散杂乱的布,那就得将过往一一收拾好,随着这些曾经被儿女们知晓,积压多年的不满也有了发泄出口。 三四十岁的“孩子”对着父亲哭诉,纷纷走上大哥的老路,一走就是半年,这迟来的叛逆期,让大家都有了逃避的机会。 有时候,靠得太近,是会让人窒息的。



大多子女,对父母的感情是又爱又恨吧,一边对他的作为不认可,一边又渴望得到对方的认可。人,真的好矛盾。

父亲说他那为神明献身的手啊,怎么可以拿来给孩子换尿布呢? 然而,对于孩子来说,做这些是理所当然,是本该如此,无须理由。 ps:最后一句的翻译,我选了其他家的,觉得更贴切。

能乐和摔跤,都是跟父亲相关,皆带着面具,一动一静间两种极致的较量,仿若寿一这短暂一生拉扯的缩影。 剧中多次出现需要他在两者做出选择,每次都是选择了父亲。 他从来就没有认真想过自己想要什么,能乐是父亲要求的,摔跤是跟夫妻能聊的,唯一的共同话题。 他一直在讨好!

寿一终其一生都在找寻自我,孩子其实要的不多,父亲的那一句夸奖已然是他的执念,但是否真的得等到死后,以如此意识形态对话才能说出口,这让人太难受了。 本来我以为父亲是打击式教育,但看到他猜测寿一不想离开的原因,对一路绿灯的隐隐不安,对让给孩子的食物转嫁的灾祸,对自己母亲的思念,才走到最后表扬这一步。 是父亲从来都不懂孩子想要的是什么吗? 真希望是我想多了。


回看这一幕,“早点好起来”和“好好珍惜家人”既是说给对方,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痛快笑,痛快哭,日子就是这样过来的。 悲伤是短暂的,快乐才是最该持久的。请不要沉溺在其中,人生不就是嬉笑怒骂着度过嘛。 即便你想沉溺其中多回味回味,宫九本人也是不会让你如愿的,煽情是什么玩意,给我爬。 宫九,不愧是你。


这个反差,也着实好玩~~~

你说说,父母的颜值为什么能生出如此美貌的娃。(没有父母不好看的意思, 是娃太出彩了。)

“给下巴付时薪“这句话说写出来的,赏大鸡腿两个。 我摸了摸两侧的咀嚼肌,的确挺对不起它的。。。

那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