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决斗 | 可怕的人,好玩的人,诡笑的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正是这个女人,玛格丽特的好朋友,出卖了玛格丽特,给玛格丽特致痛一击。 玛莉把女人之间的八卦闲聊呈给了法庭。她以此作为证言,证明玛格丽特说谎。她的逻辑是,你说过格里斯英俊,那么,强暴就不存在。她认为玛格丽特是虚伪的,甚至是卑鄙的:欣赏格里斯的英俊迷人,回头就告人家强暴。
写完一篇观后感《一个人的清白会有多白?》(点击阅读),关于《最后的决斗》这部电影,还有三个角色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玛莉,皮埃尔和国王。
玛莉(Marie)
塔露拉·哈登(Tallulah Haddon)饰
玛莉使我想到,交友要慎重,交友要使用理性而不是跟从感性的内心。
影片中玛莉(Marie)这个人物是一个小角色,但这个角色让我印象深刻。
可以说,她是玛格丽特唯一的朋友,也是玛格丽特可以放心交往的朋友。她们可以一起聊天,一起逛街买衣服,一起聊点女人之间的八卦心事。她们一起谈论过格里斯是一个英俊有魅力的男人。是哦,哪个女人不喜欢英俊、迷人又富有的男人呢?正是这个女人,玛格丽特的好朋友,出卖了玛格丽特,给玛格丽特致痛一击。
玛莉把女人之间的八卦闲聊呈给了法庭。她以此作为证言,证明玛格丽特说谎。她的逻辑是,你说过格里斯英俊,那么,强暴就不存在。她认为玛格丽特是虚伪的,甚至是卑鄙的:欣赏格里斯的英俊迷人,回头就告人家强暴。
玛莉这样的女人(或朋友)可谓愚蠢至极,可怕至极,因为她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出卖朋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她认为自己做了诚实与正义的事。她的这个举报,差点致玛格丽特于死地。
在法庭上,当讯问玛格丽特是否曾经说过格里斯很英俊时,玛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当她听到,即使面临着将被活活烧死的惩罚(卡鲁日输掉决斗即证明玛格丽特作伪证),玛格丽特仍然态度坚定时(“我说的是实话。” I am telling the truth.),玛莉的脸上顿时出现了惊慌的表情,她是惊讶于玛格丽特的宁死也不肯认罪,还是玛格丽特将死于非命,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玛格丽特作为聪明智慧的女人,应该早就看出她的这个朋友靠不住。在克雷斯潘(Crespin)孩子出生的庆祝家宴上,玛莉毫不掩饰她对格里斯的欣赏,甚至说出了“(与格里斯上床)做鬼也风流”(But you would die happy.)这样的话,虽然是借他人之语。在玛莉看来,格里斯这个男人俊美迷人,可比她那个节俭又不喜欢吻她的新婚丈夫好多了。可以想象,如果格里斯要和玛莉上床,她很可能会冒这个风险。这就是前面说到的玛莉的逻辑:我不会控诉遭到强暴。但是,玛格丽特渴望拥有朋友,孤独压抑的心境战胜了聪明智慧头脑,她没有注意到玛莉这个细节。
还算她有善良之心,卡鲁日取得了决斗的胜利,玛格丽特保住了性命,她的表情是深深的悔意。
皮埃尔(Pierre)
本·阿弗莱克(Ben Affleck)饰
皮埃尔这个人,是一个很清醒的人,一个很成熟的政客。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个很好玩的人。
在询问格里斯是否强暴了卡鲁日妻子时,当他听到格里斯说,“那没有违背她的意愿”,(It was not against her will.)皮埃尔马上说:“但一般人无法分辨这种细微差别。他们对世事的理解与我们不同,他们眼中只有恶棍和英雄之分。”(but the common mind has no capacity for this sort of nuance. They simply don’t understand the world as we do. They see villains and heroes, that is all.)他给出的解决办法是两个字——“否认”,因为你说只是通奸,不是强暴,但这是说不清楚的,不如全部否认,连通奸行为也否认,没有证据,各说各的,永无对证。
皮埃尔知道粮食减产,又遇到瘟疫,人口减半,地租很难收缴,加上自己疏于管理,账目混乱,需要有人整理,否则会影响军队征集。在家庭宴会上,他看好了格里斯。格里斯果然不辱使命,熬夜加班加点独自一人整理账目。收缴地租更不在话下,迪布威尔的地租也要了回来,而且是以价值双倍的欧努勒福孔庄园作为偿还。皮埃尔也大方,把这个庄园赠与了格里斯。
欧努勒福孔庄园本来是卡鲁日老丈人留给女儿的嫁妆,卡鲁日没有得到这块土地,他向国王控告此事。卡鲁日的父亲去世后,皮埃尔把爵位授予了格里斯,掌管贝列姆要塞。卡鲁日没有继承到父亲的爵位,再次向皮埃尔发出控告。
面对卡鲁日义正言辞的控告,在大庭广众下的愤怒言辞,皮埃尔总是镇定自若,以一句玩笑就化解了之。他没有对向他三番两次发起控告的卡鲁日发难,可以想象,一个封建领主,要想处理自己的下属再容易不过了。就单卡鲁日违背他的命令丢失了利摩日,就可以治罪于他。皮埃尔没有,反而在卡鲁日征战苏格兰失利,为了振奋士气,授予卡鲁日骑士爵位。卡鲁日娶曾经背叛国王的迪布威尔的女儿为妻,从道德上也可以置卡鲁日于死地,但皮埃尔都没有这么做。
不得不说,皮埃尔是一个很成熟大度的领主和政客。
皮埃尔使我想到,只靠权力也是不行的。皮埃尔身为贵族,伯爵,国王的表哥,占尽优势,权势很大,处事老道的果断,赏罚分明,但是,遇到卡鲁日这样的“一根筋”,仍然面临风险和挑战。格里斯在生死对决中被杀死的结果,也就预示着对他的处境非常不利。他纵容自己的亲信格里斯暴力收租,不断把本属于卡鲁日的土地和爵位(至少卡鲁日这样认为)奖赏给格里斯,把卡鲁日逼上绝路。其实,皮埃尔完全可以安抚一下卡鲁日,避免卡鲁日铤而走险。可能正是皮埃尔是一个好玩的人,他懒得搭理卡鲁日,每次与亲信聚会也不带卡鲁日。对于卡鲁日的控告,只是任凭他发发牢骚也就罢了。当生死决斗成为既定事实无可挽回时,坐在决斗场看台上的皮埃尔才想让卡鲁日死,为时晚矣。
国王查理六世(King Charles VI)
埃里克斯·劳瑟(Alex Lawther)饰

还有一个角色,那就是国王查理六世,这个年轻国王丰富怪异的,带有嘲讽与不屑的表情令我印象深刻。
只有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人才可能有资格使用这样的表情。他的这些表情好像是在说明,他在看一部大戏,就仿佛看这部影片的观众一样:真好玩,既然你们执意要决斗,那就决斗吧,这么好看的戏码我怎么能错过?
当他宣布即将举行决斗,参加决斗者不能试图逃离巴黎,否则将被视为有罪而处以绞刑,他立刻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在决斗场的看台上,决斗双方进入生死一搏的关键时刻,这位年轻的国王更是从座位上激动地跳起来,跟所有在场的看客一样,大喊:“杀了他!杀了他!”(Kill him!Kill him!)
这个“him”指的是谁呢?谁被杀死,谁就是him!
真相已经不重要,谁死也不重要,国王可以裁决一切。
查理六世国王更像是上帝!
影片中的暗线:
为什么卡鲁日明确要求仆人爱丽丝(Alice)必须时刻陪伴在玛格丽特身边,但婆婆却在某一天出门时带走了包括爱丽丝在内的全部仆人,只留玛格丽特一人在家?为什么恰恰就是这一天,格里斯出现在玛格丽特家里并将她强暴?然后玛格丽特就怀孕了?细思恐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