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9

神化、异化,创造信息茧房,认知固化,偏见,绑架本体对象
自我满足/幻想,精神自娱,瘾,私欲
但凡写成聊斋也不至于这么引人不适。明白它大概有在表达乌托邦式的羁绊,但有一层年龄差-禁锢-强制的主动方关系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和谐平等社会所不齿,不存在被赞颂的基础。
女孩几分自我意识不清不楚,前前后后行为矛盾,总体来看的作用是服务于幻想形象(返回,大哭,同意结婚、神交)
这是值得歌颂的吗,基于私欲产生的占有既然道德上为人不齿,也不见斯德哥尔摩的极致痴缠,那么上升出来的情感又是谁的单方面产物。对于不合理的忽略、没有批判/谴责,看起来不过对绑架犯大加赞扬,女人在电影里变成了没有自我意识的、褒扬和衬托臆想"爱情"的客观存在,甚至连交媾的遮羞布也要靠女人来完成。和洛丽塔的根本区别就在此了,缩脖子瘦小的东亚男人不愧是饥肠辘辘的意淫狂魔。
剧本里"神""算命"的这层表现还算有亮点。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