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心大剧院》——当暴力进入剧场无人生还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娄烨导演的《兰心大剧院》后劲真的挺大的,在这部影片中,导演构建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庞大的叙事话语结构。整部影片结束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疏离感。可能我们早已习惯于电影的创作是让观众找到共鸣和情感的代入,然而这部影片从头到尾却都只想让观众做一个彻彻底底的旁观者。观影途中,我能清清楚楚的感觉到我只是一个看戏的人,我只是在旁观那个叫“于堇”的演员惊心动魄的人生。这样的疏离感带给我陌生和新鲜,而影片带来的震撼也丝毫不减,反而更甚。

或许导演从来就没有想要观众进入影片的世界,在我看来,娄烨导演在影片中构建了三层戏剧世界。于堇回到上海排演的《星期六小说》话剧便是戏中戏里那出真实戏剧,而她回到上海的真实目的却是作为间谍获得日军情报,因此她的回归便是一出危险重重的大戏。剩下的第三出戏便是她作为“于堇”这个名字下的人生,或许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在荧幕中窥见的她的人生。这三重戏剧世界来回交融,很多个瞬间都分不清到底是现实还是剧院,不过人生如戏,又有谁能分的清呢?


在这样的戏剧架构下,暴力悄无声息的融入。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最后当枪声在座无虚席的剧场中想起时,没有观众会认为这是真的,他们只会觉得这是剧目中的一幕罢了,因为正巧剧中也是会使用枪的,他们不会相信舞台和观众席的屏障会被打破。而当子弹射入观众席,有人倒在血泊中时,人们才意识到戏剧的屏障的的确确被真正打破了,他们想要落荒而逃,因为在黑暗中这枪只就像是无形,不管是演戏之人还是看戏之人都无一能幸免。

说来正巧,我看这场电影的时候是坐在一个类似于剧院的巨幕厅中,不管是容量还是座位布局结构都像极了剧场。所以当看到片中暴力在剧场上演的时候,我的背后冒出了冷汗,这样的感觉太真实了,当然更真实的或许是现实。
叙事的疏离感和暴力的真实感极限的交织在一起,在我眼里,导演将隐喻做到了极致。看着那个执着、混乱、萧瑟的时代下虚构的故事,却是在现实中倍感凉意。导演似乎就像让我们仅仅只做一个旁观者,但是又在用整部影片向我们抛出一个问题,当暴力进入剧场后,无论是谁,无论处于什么样的角色,真的有人可以幸免吗?当然这部影片只看一遍是肯定不够的,有太多东西被忽略,或许到二刷或者三刷的时候,很多已有的看法都会推翻从来。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当暴力走入了剧场,终将无人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