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段小楼与程蝶衣是一对一起长大的师兄弟,段小楼深知戏非人生,而程蝶衣则人戏不分将自己当成了女娇娥,深深爱恋着楚霸王。在霸王别姬中,最让人心动的就是蝶衣那不食人间烟火的高贵气质,那哀怨而骄傲的眼神,那轻柔而又充满感情的动作,这种种无一不在牵动着我们。 程蝶衣是疯子一样的艺术家,一旦走下舞台,走进现实的人群,注定是孤独的,但也因为如此,他的诚实和天真,甚至是嫉妒和偏执都很美,很真实,不疯魔不成活?程蝶衣是一个戏痴,戏迷,戏疯子,因为沉溺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他变成了真虞姬,而他的师哥段小楼,只不过是他以为的霸王,人物的悲剧性缘起一出霸王别姬,也缘灭于一出霸王别姬,真虞姬和假霸王,早已注定是一场苍凉的结局。 电影中的程蝶衣偏执,倔强,但他的灵魂始终是完整的,他迷失于戏里戏外,迷失于一段无果的感情,迷失于时代的浪潮,最后,迷失了自己。“我本是男儿身,又不是女娇娥”。一句反复出错的唱词,一段从抗争到妥协的故事,师哥用烟袋成全了他,也沦陷了一颗少年的心。虞姬霸王文革后十一年再次想见,虞姬还是当年的虞姬,但是霸王却已唱不动戏了,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最终梦醒的程蝶衣选择了如虞姬一般,对戏曲从一而终,死在了霸王别姬的戏剧之中,人生如戏,不愿梦醒,便无心再活! 至于段小楼,我认为他是剧中唯一一个理智的人。他的理智一直到那个怀疑一切,批判一切,打倒一切的混乱时代才崩溃。然而这种理智又何尝不是一种压制,他对戏曲对菊仙包括对蝶衣的情感都是可控的,但是这种情感的可控也代表着信仰的薄弱 。所以在那个从客观世界到精神层面都处于极度混乱的时代里,段也同样处于同样混沌的状态,面对众人皆醉的大环境,他对自己的信仰其实已经很怀疑了。这时候的社会矛盾已经是“人民内部矛盾”,当面对的是生与死抉择的时候,当身边最信得过的人(主要是小四和那爷)都背叛自己的时候,仅有的一点信仰,也动摇了,于是段小楼崩溃了。他所指出的程蝶衣的罪名,也都是他潜意识中所反感的,比方说给日本人唱戏,比方说抽大烟,比方说给袁四爷当红粉知己,而那句斩钉截铁不爱与其说是说给红卫兵听倒不如说是说给自己听。就这样,段小楼的理智与信仰在大环境的催化以及他自己的暗示下一步步瓦解,最终造成了程蝶衣的疯狂与菊仙的自杀。 “最懂蝶衣袁四爷”,忘记是在哪里看到的了。他是真正懂蝶衣的人,懂他对感情的执念,懂他对艺术的执着。蝶衣与四爷,或许早已不是卖笑戏子与追欢的大爷的关系,而是两个纯粹的人在乱世中灵魂的相依,在浮躁中对艺术共同的追寻。戏中的霸王虞姬痴痴缠缠,却只能在戏外黯然神伤。蝶衣恋上了戏中的霸王,孰不知戏外的霸王倾心于戏中的虞姬。就这样在恍恍惚惚明明灭灭中,蝶衣小楼袁四爷在霸王虞姬的世界里兜兜转转不知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