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被捧得过高的谍战剧

怎么说呢,其实就谍战剧来说,这部剧只是到了及格线,还有点犯国产剧的老毛病,就是配角比主角刻画的很深刻。
可能是我对朱一龙老师的期待值有点高了,前期的宣发也给剧的热度拉的过高了,看前几集的时候还觉得挺好的,王志文和王阳老师用演技把紧张的氛围拉满了,所以即使有一些bug和违和的地方也可以继续看下去,朱一龙老师发挥着他一贯的演戏风格,总是给人感觉有一种悲苦坚忍的气质,别的剧还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有前面几位老师衬托,就很尴尬了,一到有需要感情流露的时候就会有悲苦的感觉,要么哭要么感觉马上就要哭了,可是这是一部谍战剧,标榜的是没有硝烟的战争,脑袋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保不住了,最是需要喜怒不形于色的地方,哪来那么多时间来感慨和痛哭,朱一龙老师被夸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哭戏,所以可以理解制作方这么做的目的,但没必要,更好的设计可以参考一下《潜伏》孙红雷老师的做法,不哭却更让人感觉到他的痛苦和难过,这样处理更印象深刻。但在开始的时候看,叛逆者整体上还是值得观看的,毕竟服化道和演员们都很用心。
结果童谣出场了一两集后,整体节奏就感觉不行了,人设上的不足在这之后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在男女之防极大的战乱时期,一名富家女,即使投身了革命事业,也不可能两集就把一个刚认识不到一学期的算是老师的男人带回了家,父亲更是工具人,就算请上司做了背景调查都不合理,但凡多在学校问两句都会发现他只对女主感兴趣,社交圈是空白的。标榜严谨的时候一笔带过,之后就完全信任,上司查完还提了一下要再观察一段时间,她还说自己相信男主,这不就是恋爱脑吗,人物刻画的还不如后期出场的朱珠,起码朱珠有人物的行为动机。
后面的剧情就彻底是为男主铺路了,陈默群一个第一集就连有十几年关系的老同学都不相信还想杀的人,为什么对林楠笙另眼相待,还一信就半部剧,就因为开头观察细腻,有理想有抱负?为了扳倒陈默群不择手段的王世安在上位后还敢用林楠笙,就因为就因为一点上司带来的顾忌和林楠笙几句根本经不起推敲的话,就离谱,这时候就应该先排除异己安插自己人了啊,自己扳倒的前任上司的人留着干什么,让他扳倒自己吗?还有那个最大工具人左秋明,明明是第一,结果陈默群把林楠笙带走了,然后来看林楠笙,为有困难的兄弟两肋插刀,任务是他做的,结果和他没多大关系,还被发现了,最后还死了。
越看这部剧的逻辑越奇怪,但再看了一下简介我就明白了,“这部剧讲述了林楠笙、朱怡贞等人在中国共产党员的指引下,坚持理想,寻找正确的救国道路,完成信仰蜕变成长的故事。”总结:男女主蜕变成长的故事,都没提谍战,剧情逻辑当然是要为男主成长服务的,很可以,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