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贝尔导演的新片,竟然还行

这可真是近来最让人“大抬眼镜”的一件事情。
这说明了什么?
对于大多数中国电影创作者来说,拍摄介于电影与电视之间的影像大概是可取的,也是可行的。
直接拔高成电影,对他们要求太高,而且也容易脱离地气。
拍摄成电视,又无法承载电影本该完成的功用。
于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风格脱颖而出:既不会重视影像而忽视文本,也不会因为重本文而虚化了影像。
追求及格线之上,即可。越是欲求优秀,越容易坠入不及格的尴尬境地。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
为何那么多韩国电影汉化失败,反而是《阳光姐妹淘》成功了呢?
原因可能很是简单,包贝尔做了最简单又最“鸡贼”的事情,即原样复制,“依样画葫芦”。
这种事有追求的导演做不出,但包贝尔可以,并且做了,反而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
越是想本土化,创造出新的东西,甚至妄图超越原作,越容易走向失败。
因为才能摆在那里,过度自信不仅不会给电影带来增色,反而容易因为对现实的认知不清,导致电影失败。
包贝尔大概自知非科班出身,才华很有限,最大程度地利用原作的精华,才是最为务实的方案。
因此他成功了。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