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是男的,但我也是那个“姐姐”

《我的姐姐》剧中的姐姐是被牺牲的一代,如同姑妈一样,为什么要牺牲女子的前程成全男人,21世纪法律上男女平等,但重男轻女的观念确实两千多年来深入骨髓。“从小被表哥当沙包,被姑父看洗澡”,为养二胎将姐姐伪装成残疾人,这些都是姐姐悲惨的童年阴影,对父母的漠然也情有可原,但心底希望被重视,也就有后面那一幕,深夜流泪对着遗相说话,姐姐一个人一路走来,为了尽早就业挣钱,志愿被父母改成护士,一个人的人生就这样被篡改。父母出车祸去世了,又要抛弃去北京的梦想与男朋友分手去照顾年幼的弟弟,姐姐的内心从厌恶到挣扎,再到后来即使找到了寄养家庭但狠不下心签协议,情感的迸发渐入高潮。在这,并不想歌颂亲情的伟大这种陈词滥调,而是,姐姐看着弟弟,就好像看当了当初自己孤苦无依的自己,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姐姐的角色也转变成父母般监护人的身份,姐姐并不想让弟弟重蹈自己的覆辙(还有一点是政治正确,二胎政策)。姐姐坚强的外表下包裹的脆弱的内心早已千疮百孔,对父母漠然,是因为从小缺失爱;和男朋友分手,是因为男朋友不理解她对梦想的执着(男朋友的性格怀柔与自己的强势,温室里的妈宝男与从小便一个人的独立女);最后接回弟弟,是因为产生了同情过去的“自己”的复杂心理。平心而论,斩断一个与己无关但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并不难,养的艰辛胜过生的伟大。“人们都有忙,没时间理你”,“我的人生不可能只有你,但我只有你了”……看到电影海报的时候,从姐姐疲惫的眼睛里满是无助与悲凉,姐姐最后对舅舅说:“我倒希望你是我爸”,言外之意是即使舅舅抽烟喝酒赌博,但他只有一个女儿,能把爱都给一个人,是不是如果姐姐是他的女儿,现在站在婚礼上的人就是她呢?无论何时,无关性别,唯有靠自己,我们社会上之所以有独立女性这个概念,是因为男性本就关照的多,更易获得关爱,当社会出现独立男性概念的时候,这个社会是不是就平衡了呢?姐姐:去TM的责任,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这才是本应该存在真正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