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观影|玉娇龙:特立独行的少女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上阳赋》和《大宋宫词》,作为今年备受期待的两部古装巨制,分别把章子怡和刘涛两位大青衣送上风口浪尖——“中年少女的少女感”一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最时髦的谈资。
但是,出问题的真的是年龄么?
曾经《武则天》中,刘晓庆40岁饰演十四五岁初入宫廷的武媚娘,娇憨妩媚,毫无违和感;《父母爱情》里,梅婷39岁饰演傲娇可爱的资本家大小姐安杰,任性,骄矜,却可爱。
38岁饰演少女这个话题里,原本有许多维度,把年龄作为唯一的噱头,实在是最缺乏想象和创意的视角。可同样是饰演少女,章子怡的王儇无疑是让人失望的,和所有的玛丽苏一样,她也自带光环,出身世家,万千宠爱,天真无邪:和皇帝舅舅撒娇,被皇子哥哥们争相追求,即使跌落宫墙也要被路过的男主堪堪英雄救美地接在怀里……
真的是好生乏味——我连一个两分钟的视频剪辑都没法坚持看完。
在这乏味中,章子怡的另一个少女角色却透过重重岁月,再一次浮现:一大片绿色的竹林之间的那个白衣少女,发丝凌乱,不施粉黛,一双黑色的眸子却像是利刃,直透人心——那是我爱极了的少女,也是如今越发珍稀的少女:玉娇龙。

闺阁里的千金小姐
彼时,玉娇龙转过身,款款有致,落落大方。我忍不住想,从前的侯门千金大概是这样,遇到什么事情也不慌、不乱、不急、不燥,说话也该这样,淙淙如流水,透着从容端庄。 那个时候,印象里流行的清朝装扮是《还珠格格》里那个样子,大翅拉中心一朵盛开的牡丹,两边有流苏垂下来,衣裳该是艳丽的橙黄朱红,肉眼可见的富丽堂皇。玉娇龙却斜簪两支小花,小巧的银质流苏,衬在精致的两把头上,婷婷袅袅地好看。
十八岁的章子怡,并不是那个年代最流行的美人,都说她是小巩俐,可是比起巩俐的女王气质,她似乎更胜在雅致。她长得极古典,像是仕女图里的美人,纤细的身材,风轻云淡的清丽,让人想起很多好听的句子——“淡花瘦玉轻妆束”——这样的女子,该是符合人们对于大家闺秀的全部想象,温婉可人,吐气如兰。

可她不是。
入夜,玉娇龙坐在梳妆镜前,漆黑的长发垂在白色的丝料睡衣上,衬得清水般的脸上眸若点漆,眉似远山。碧眼狐狸,她的师娘,皱着眉给她梳头,一边忧心忡忡地念叨:“夫人不会让你跟这样的人混的。”
她眼神一横:“我愿意跟谁混就跟谁混。”没有咬牙切齿,也没有吹鼻子瞪眼,脸上甚至没有分明的表情变化,可已经全然打破了她出场时留给人们的印象。
很多人对于章子怡的印象,大概就在这一秒落定——清丽如斯,却野性难驯;清秀的眉眼,玲珑的骨骼,这样的一个妙人,原该是安享父母的怜惜,夫君的宠爱,儿女的依恋,岁月静好的日子,可她偏偏不是那样的人。
可喜欢玉娇龙,也就在这一秒——那一个眼神,彷如纸上的美人突然有了灵魂,鲜活地走了下来——一个诞生在工笔楼台里的大小姐,却偏偏想要泼墨写意的人生。这比一万个桥段去描摹她更有用。
她有自己追求的生活,有她想要的自由,也有难以束缚和规劝的欲望。

十八年后的演员综艺上,纵使穿上了相似的衣服,梳着相似的发型,可小女孩徐娇的表演处处透着别扭劲儿——她是在演当年的章子怡,不是玉娇龙。她是骨子里的乖巧,便是有些叛逆,也是青春期的孩子发发脾气,从心所欲,却不逾矩。
可玉娇龙是打破规矩的女孩。
霜与火
玉娇龙在影片中是有着多重色彩的,出场时落落大方,如出水芙蓉,是少女感十足的粉紫色,温柔而骄矜,可那不过是她最表象的色彩。
在新疆的回忆中,她是浓墨重彩的红,仿佛是一团火,在苍凉的大漠里炽烈地燃烧着。沙漠里人人闻之色变的“半天云”,她却连丝毫的畏惧也没有,顺手拎起一杆枪,就敢在沙漠里孤身一人追击土匪,手边有箭搭弓便射,有石头抡起便朝着头打,武器全打没了,便徒手空拳,直到精疲力尽,再也折腾不动。

此时的玉娇龙,更像是一只野生的小兽,未经人类世界的驯化,还保留着天真赤诚的野性: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凭借着意识中原初的、叛逆的本能去探索和试探世界的边缘。东西被抢了便追,追上了便打,打累了便睡,醒来饿了便吃,吃饱了便想着逃走……所有的动机都没有逻辑思考的痕迹。
这时的玉娇龙是有些稚气,虽然好斗狠绝的性格已经初露端倪,可她从梦中惊醒也会害怕,想逃走被抓回来捆着也还是会哭。她和罗小虎的一段露水情缘,也不过是一个叛逆少女一时的心血来潮,一次逃离父母和家庭的任性。
这是尚未长成的玉娇龙——野性、冲动、无所畏惧。
而在这一段回忆之外、在亭台楼阁之外、在父母亲友认知之外的玉娇龙,却是如同寒霜一般,高傲、冷艳、我行我素。
说起玉娇龙,最经常被提及的便是她的欲望——说她因欲望而无情,遇佛杀佛,遇神杀神,为了武功背叛师父,为了宝剑背叛姐妹……可我看到更多的,却是她的纯粹——电影中的玉娇龙,更多是一个心性尚未成熟的孩子,聪明而叛逆,身怀绝技,不甘于做笼中雀,却又毫无方向;她对于规矩和权威藐视不屑,可却又无法全然背叛她的出身、家庭和教养。

她向往江湖,却并不愿跟着碧眼狐狸出走,成为人人喊杀的江洋大盗;她偷盗青冥宝剑是为了好玩,可因此一事导致碧眼狐狸重现江湖,官差被杀,她又十分介怀;她少时迷恋罗小虎,可罗小虎再次出现抢亲,斩断她与家族的联系,她的眼神又十分复杂……
她游走在正统世界与江湖世界的边缘,却无法真正融入任何一边,注定矛盾、彷徨、不知所措。然而这样的冲突和矛盾,却在她的身上折射出变幻莫测的光晕,让这个女孩散发着神秘、迷人的色彩。
出走的女孩
古今中外的故事中,不乏离家出走的女孩。比如经典的文学研究命题“出走的娜拉”,《家春秋》中逃离封建家庭桎梏的淑英,甚至是《红楼梦》里目睹家族衰亡而出家的“心冷眼冷”的四小姐惜春……影视作品中就更司空见惯——闺阁里的女孩们步入真实世界,遇上侠义肝胆的少侠,仅凭想象都是一个美好浪漫的故事。
我偏爱玉娇龙的出走,多半是因为她的真实——离开了父母和身份的呵护,她依然高傲狷狂,却又有了难得轻松、俏皮的一面。在驿站喝茶嫌碗脏,却难得有闲心调戏一下送茶的小女子;客栈小店吃饭却点了一桌“满汉全席”,全然不顾小二为难的眼神;江湖里动辄报诨号的三教九流,她一个也不放在眼里,听不懂也不屑于听……

这里的玉娇龙倒真有几分小龙女的单纯,所倚仗的不过是一身的好武艺。任性和高傲的女孩,很容易惹人讨厌,可她一旦有了足以令人信服的本领或才华,便瞬间变得可爱起来。
然而,她一时赌气把前来教训她的武林各派打了个落花流水之后,却并未有多少开心,找到俞秀莲求助的时候,忍不住委屈地抱着她哭了一场,也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她毕竟不是江湖中人,只图一时新鲜好玩,却不知行走江湖的艰辛。
我一向拒绝把玉娇龙和心机、城府、恶毒扯在一起,她更多的是傲气、自负。她与碧眼狐狸的决裂,和罗小虎的分别,都与此相关。他们囿于自身的限制,或是才华、或是精神,只能陪她走一段路,而不可能成为她人生的引路人。
而李慕白和俞秀莲,虽可以在武学上引导她,在心性上规劝她,在道义上约束她,可他们自己也早已身负枷锁,都是被规矩道义束缚了一生,无法挣脱的人——至少在这一点上,他们帮不了自己,更帮不了玉娇龙。

玉娇龙需要的并不是人生导师,而只是一个可以引导她,纵容她的人;然而她空有灵根,却无运气,在即将步入成年人的世界时,她也只有飞蛾扑火一般地不停试错、挣扎。这就如同每一个人的人生——有几个人能有黄蓉一样的运气呢?
故事的结尾,李慕白为救玉娇龙而死。她虽然获救,却终于还是背上了所有成年人不得不背负的枷锁,道义也好、规矩也罢,这些都注定将在往后余生,有意或者无意地磨去她所有的棱角,还有光彩。
现实世界围成了一道网,将她牢牢地锁住了——身前是一个规矩和道义交织成的江湖,身后是回不去的故乡。
所以,玉娇龙在武当山纵身一跃,到底是什么?
观影的人自有答案。而在我看来,这更像是另一种选择,一种解脱——她终于还是不愿屈从,无论是规矩森严的原生世界,还是已经开始着手打磨她的江湖世界——初尝世界的苦涩,她却依然要走自己的路。
就连这一跃,也有着玉娇龙式的纯粹和决绝——宁愿追逐着自由和理想而离去,也不愿为了苟活而屈服。
或许这样的极致,在现实中并不可取,然而在艺术的世界中,却可以成全一个闪闪发光的人物——想来,李安也应该是偏爱她的吧。

公众号:时光放映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