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们

这不是影评,只是我的碎碎念。
我有两个姐姐,每次别人听到,第一句总是反问,你家很想要个男孩吧。其实我爸爸妈妈并不重男轻女,只是,有个男孩更好,没有也无所谓。
农村,三姐妹,是不是能想到一幅温情和睦的画面?并没有,我一直对我们的姐妹关系很无力,我们都是暴脾气,彼此不服,一言不合就动手,相处超过三天就鸡飞狗跳。
就像大家都认为的那样,多孩的家庭,最小的总是最受宠,最任性。小时候的我确实很任性,想要什么必须得到满足。看到同学有漂亮的文具盒,倒地撒泼打滚必须要妈妈买到我才肯去上学,冬天太冷赖床却在床上乱踢乱蹬指责妈妈早饭做晚了会让我迟到,不停歇地嚎啕哭一下午只为一包方便面。也正因为这样,每次只要我稍微做错了点什么,或者想要什么哪怕是正常的诉求,所有的亲戚都像正义的勇士,义愤填膺,义正言辞,深恶痛绝地批评我:“你就是被你妈惯坏了”,“你看你妈把你惯成什么样了”,“你怎么能这么不懂事”。
又正如所有人觉得长姐如母,大姐刚毕业那年,爸爸去世了,所有的人都语重心长劝姐姐不要远嫁,要嫁到近处好照顾家里。那时的我心高气傲,不觉得我家会只靠姐姐一人来支撑,我也可以呀。也很替姐姐不值,很生气地对妈妈说他们凭什么这样要求姐姐,在心里也一遍遍希望姐姐千万不要屈服。大姐很像《请回答1988》里的宝拉,尤其是在家里对谁都是大吼大叫,对我和二姐动手毫不手软。其实,大姐只是外在的表现跟宝拉很像甚至有过之而不及,却没有宝拉内在细致与体贴。姐姐上大学后每次回家总是在说哪个同学是怎样怎样好的家境,哪个同学从小家里是如何如何培养,哪个同学买了什么样的奢侈品,满满的羡慕和不甘。每当她说这些时,爸爸妈妈总是沉默了头低着做自己事。那时的我在镇上上初中,班上的同学都来自邻近的村子,家境都差不多,感受不到大的贫富差距。那时我还是对世界抱着最纯真的想法,觉得只要自己努力,自己有能力,就一定会有好工作,会有高工资。很不理解她,为什么老要说这些。她毕业后多年,无论何种意义上都是一事无成。也许热爱真的可以抵住漫长岁月吧,她一直做着导游工作,但并没有公司,而是在各种工作群里接团,有旅游团就接没团就在家等着团,她说旅游行业都这样,我并不懂。每个月房租水电费生活费,勉强养活自己还要精打细算。有上顿没下顿,自己也总是能凑合就凑合,瘦成纸片人,身体也拖垮。刚开始两年妈妈心疼她劝她转行,她还总是给人一种所有人都不懂她的愤懑感。后来自觉年龄大了,匆忙结婚生孩子结果所遇是渣男,离婚纠缠地心力交瘁。现在却反过来说当时选专业没有人指导,结婚自己不懂也没人帮忙着看看。
二姐现在相对而言还可以吧,和二姐夫一起在工厂上班,两个孩子带在身边,妈妈一起帮忙照顾。机械的工作,平淡的生活,没有欲望,只求平安顺遂。她初中毕业就出来工作了,当时大姐要上大学,我正好初中。她因为小时候大人们都太忙,她自己洗澡直到水凉了她还在澡盆泡了好久着凉而发高烧生了一场重病,后来一直虚弱,身体绵软,反应也比正常人慢半拍,村里所有人叫她“软骨头”。正因为这样,所有人都对她特别容忍,对她带有一种圣母的怜悯,这也导致她特别的懒散且心安理得,容不得我和姐姐说她一句不是,当然大姐可以对她做到视若无睹,我却不能,我看不惯她我就必须说她。她刚工作的前两年本身身体差,加上工厂工作环境差,食宿差,身体加剧变差,这时的她,执拗敏感,很多时候正常的说她的一些事,她就强烈的排斥:你读了书了不起吗,你不就是看不起我吗?而这时叔叔姑姑们就会跳出来指责我,憋屈,恨的牙痒又无可奈何。
就像很多男生吃了性别福利而不自知一样,我也许吃了年龄的福利而不自知。都是孩子时,姐姐们只不过比我早出生,她们就必须是姐姐。每次有矛盾时,妈妈就总是让她们让着我。可也正因为这样,爸爸很厌恶我,每次总是不问事由直接恶狠狠批评我,他只是看不惯妈妈惯着我。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所有人总是把大姐的暴戾归结为她压力大,把二姐的不读书说成是为了我和大姐牺牲,所有人都说我该懂事了。可是他们不知道,大姐压根顾不了家里,二姐工作挣的钱妈妈全部给她存到银行了,而我大学学费自己贷款自己还的,生活费自己兼职挣得。而我因为他们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指责,自卑,自我怀疑,极端的讨好型人格,病态的自我牺牲自我感动。
我的姐姐们,也许你们还受到了许多委屈是我造成的而我不自知,但是因为我是妹妹,我也受到了好多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