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悲剧,是因为我们愿意相信悲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狩猎》讲了一个如此简单的故事,却又如此重剑无锋。当小女孩儿在有意无意地引导中开始扯谎,当园长满面愁容而欲言又止地向男主透露情况,我知道这把剑已经刺向男主,也刺进我的心,命中注定,无法躲闪。明明是没有受益者的人性悲剧,可人们又仿佛都愿意让它发生。人性的吊轨总让人无法言说。悲剧啊,就像酒,就像毒,就像性瘾,就像仇恨。人们用刺痛自己的方式,自愿上钩,去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人们不愿意相信完美,不愿意相信大团圆,不愿意相信他人的真诚和美好,因为那些是“不真实”的;相反,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人们立刻就会笃定,因为潜意识里,发现危险才能规避危险,才能阻止危险扩大化。更不幸的是,这种防卫机制,往往是以刺伤他人为代价。受害者被“虚假的现实”击中后,无力反驳,无从反抗,不停流血,直至牺牲。
本片的另一重悲剧性是人的脆弱。所有的一切,祸根只是来源于那一个点头,一个老好人因此迅速地人设倒塌。这场社会学意义上的灾难落在个体头上,无异于心灵的癌症。警察的调查相当于化疗,法律意义上的无罪暂时性地控制住了病魔的蔓延,可潜伏期过后,阵痛绵延不绝,直到猎枪终有一天取你性命。面对浩劫,男主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夺回尊严,超市冲突的一场戏,他终于选择了反抗,选择了出击,他用尽全力要把自己的生活扭回正轨;教堂里,他再一次动手,伴随着绝望和崩溃,他终于部分放弃了一个好人的逻辑。可是,在那把猎枪的射程范围里,男人所做的一切只是困兽犹斗,在注定的命运里,人终究无法逃脱。
说回影像文本本身,视听风格和叙事节奏都传统工整,线性的蒙太奇蕴含着很强的戏剧张力——至少我本人在每一次冲突时都被充分调动起了情绪。摄影上看到几个机械感很强的推镜头蛮有趣味性。希望能看到哲学和心理学的大家从更深层面分析一下电影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