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捍卫女权

我要捍卫女权。
中国男性人数多于女性,但是大学人数女生却比男生多百分之四,这是什么?这是赤裸裸的性别歧视呀!建议有关部门立马将大学生入学性别比调成一比一。
女同志们,我做的对吗?
什么?你说是那些男生不努力学习,过不了高考。那我不管,我就要女权,我就要性别比一比一。
这难道不是女权一贯的逻辑吗?什么管理层女性人数少是对女性的歧视呀,招聘要求难道不就在那里吗?
彭蕾是阿里的高管,董明珠是格力的董事长,屠呦呦是中国第一个科学类诺贝尔学奖的获得者,法律规定孩子可随父姓也可随母姓。国家的建立者更是大声喊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
中国任何一个行业都不拒绝女性的加入,中国任何一个行业都在渴望女性的智慧,中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尊重女性。
哪怕是女权嘴里的父权社会,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国也是一夫一妻制,妻子拥有难以想象的权力,唐朝宰相房玄龄的妻子不同意房玄龄纳妾,皇帝的旨意都不好使。
对比一下伊斯兰教义中娶四个妻子,对比一下印度的女性,哪怕是所谓的灯塔美国还有女性结婚后随夫姓的传统。
看看中国,作为一个有泱泱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古国,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对女性的权益的保护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
在中国,学生阶段的重体力活都是默认男生来干的。
在中国,一旦女性受到伤害新闻永远能上热搜,比如杭州杀妻案,多少名男性警察为了破案大热天去挖下水道。
相比之下,丈夫没买鸡腿被妻子捅了几刀的新闻几乎溅不起什么水花。
然后呢?杭州杀妻案就成了女权嘴里恐婚恐男的证据。
黑人传染给女学生朱古力艾滋病不见女性恐黑,白人打死华裔老婆杀害中国女留学生不见女性恐白,那些母亲杀害自己的孩子的新闻也没见那个女性看了说恐母的呀!
无论在学校还是在企业,部分女性遇到苦活累活,口头禅从来都是“你还是不是男人?”“你怎么能让女人干这个。”
中国的部分女性习惯了特殊对待,以至于《我是余欢水》这部电视剧中女人试图以自己性别优势得到特殊对待时被拒绝,引来无数自称女权分子的女性疯狂打一星。
老板招聘员工是用来干活的,不是来优待的,当女性走上工作岗位依然试图以自己的性别来获取优待时,自然会引来老板的反感。以至于企业招聘时倾向于男性。
所以,到底是谁造成了女性职业上的被歧视?
正是那些一直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想要优待的女权分子呀!
中国也曾被歧视东亚病夫,中国也曾被世界上的强国看不起,难道中国是天天喊着我要国权,我要国权,都怪日本侵略我,都怪美国,我要恐美恐日,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吗?
中国,是靠着自立自强,顽强拼搏才有了今天的崛起,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女权,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是需要千千万万的女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妇女,真的能顶半边天,这个岗位,要男要女都一样,甚至如果选择了女性,她会做的更好,这才是真正的捍卫女性的职业平等,这才是女权。
而不是现在,借着女权的名义,四处煽风点火,逼着文艺创作者们束手束脚,这不是女权,这是文化法西斯行为,是要受到所有人唾弃的。
以前的电视剧,焦恩俊演的小李飞刀左拥右抱,讨好的是男性,现在的电视剧越来越讨好女性,男性角色大部分都是渣男或者是工具人,很多女性沾沾自喜,以为是女权的胜利,与之相反,这恰恰侧面说明了女性参加社会总劳动时间的降低,996的大部分都是男性,这会导致女性实际地位的降低。后果已经初步显现,比如职业上对女性的歧视。
一个更好的中国,离不开女性的智慧和力量,我希望女性,能用好一些所谓女权大V这些反面教材,真正去思考,什么是女权,而不是仅仅在网上发泄自己的情绪。
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这是初中思想品德书上的内容,很多女权大V的观点可能并没有你初中老师说的正确。
文艺创作应该是自由的,希望往后的文艺作品里可以更多的关于作品的讨论而不是什么别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