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好久不见。

正如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讲述的,人类所有的问题都从关系开始,但是我想,如果没有关系,那人类就失去了“人”的特质。
看完《你好,李焕英》这部在贺岁档上映的影片,大家的反应都是很好哭。好哭的影片其实蛮多的,在我这个年纪,我记忆里可以搜寻到的好哭电影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世上只有妈妈好》,当年这部电影可谓是家喻户晓,哭骗大江南北。而在今年这个特殊的过年场景和因为疫情,倡导就地过年的大环境下,讲述亲情的《李焕英》,果然不负众望,让大众又一次情绪宣泄,毕竟面对至亲,面对从此天人之隔,面对无限的遗憾,都是最能触碰人性最柔软也最脆弱的点。
从影院出来,一直在想,观影的时候跟随者主角的情绪渲染,撕裂的亲情呼喊观众的情绪很容易被共情带入,但是看完影片后,其实心里有种空空的感觉?纯粹的情绪宣泄过后,还剩下什么呢?
虽然影片创作团队,很鲜明的传递出了对于更多元的判断幸福的价值序列,在大富大贵、乘风破浪面前,健康快乐也许才是人生幸福的关键要素;在面对遗憾即使给予我们重来一次的机会,我们还是会执着当初的选择......但是哭完以后,更珍贵的是借由这部讲述亲密关系的影片,给予了我们暂时抽离出生活的一点点空间和想象,来好好正视一下我们的生活与关系。
01
再也回不去的是“从前”
贾玲扮演的女主穿越回了自己出生之前的年代,但是在我看来,她从来都没有回去过。每一次当我们感怀生命,回忆往昔的时候,总是难免会想起过往小时候的愉快。于我,是儿时夏日午后蓝得有些发白的艳阳天,和邻居家那棵巨大的樱桃树,大人们在树荫下悠闲地打着麻将,孩子们吃完午饭短暂午休后,准备去学校的徜徉与期待。一切都是如此的顺其自然,自得其乐。
那个时候物质生活并不丰富,但是内心却无比的从容和闲定。关于那个时候的回忆,总是覆盖着夏日厚厚的清水拂过水磨石地板般的滋润感,那时的人真的是简单又快乐极了。然而,物易时移,现在每逢节日再回到老家的场景里,除了回忆的那点颜色,再也回不去“从前”了。
02
都活着,但成了两个世界
原来记忆里温暖大大的围合房小院,越发得显得狭小而局促。昔日的热闹与满溢出的生活点滴,已经进行渐远,依然留守的亲戚,还在每天为生活而忙碌,留在院子里的就剩下孤独的老人和看门的几条老狗。而我能够想象到的是,无数个夜里,老人都是一个人咀嚼着孤寂,在他身边最可靠的陪伴也许就是那台发出“刺耳”噪音的收音机了。可能这些寂寞都是我当下自己的臆想,人越老,越会固执的停留在自己的意识里,他们就生活在那里,外面任何人都撼动不了。
也许世界就是这样,一些人停步在某一个世界里,在别人看来是孤寂的,而他们自己早已习以为常。有一天,我们也注定会这样吧。
03
感谢,可以让我一直看着你们的世界

现在的我,内心是拒绝这种状态的,我们要好好感激还可以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哪怕什么都不做,就是看着周围的人,看着点点滴滴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到现在,此时此刻,我才深刻的理解了那句话,不管你再“成功”,当你“成功”后,找不到一个可以与你分享成功喜悦的人,那才是生命最可怕的状态。
所以,这些关于亲人,关于至爱,关于逝去生命的故事,到底在向我们诉说什么呢?我想那就是牵绊,只有在牵绊里,我们才能更好的感知自己,感知生命。正如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讲述的,人类所有的问题都从关系开始,但是我想,如果没有关系,那人类就失去了“人”的特质。
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包容帮助过我们的亲朋好友,还是不要断了联系,海海人生,能够相互羁绊的关系,才是我们活过的证据。

Onions Psychology
微信号|YCXL525
新浪微博|洋葱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