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评,写给让我神魂颠倒小笔记

作为一个九年的稻米,我在小学时期就接触到了盗墓笔记,被它吓哭,被它影响,被它改变。整个中二期都是它,半个童年和整个青春期都是它。 每一版的盗墓笔记影视化剧集我都看过,一次次被影视化往心口里扎刀子,看着铁三角、嫩牛五方变的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也就不再相信所谓良心拍摄和“赠与稻米的礼物”。 所以当我点开这个打着盗墓笔记名义的《终极笔记》的时候,是带着嘲讽的心,想要看看它到底能拍成什么垃圾样子。但是当我真正看了下去,那种无法言喻的震撼推动着我,让我不得不写下一些东西,让更多人能够看到这个穷的只剩下良心的剧。 《终极笔记》值得。 一、演员。 小笔记的选角在第一眼看来,似乎并不如前几版。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流量明星,更多的是让人一下子叫不出名字的、或是根本不知名的小糊咖。在这个没有粉丝加持,似乎就不可能成功的时代,小笔记从一开始的匆匆开机或许就想好了接受糊掉的结局。 没有钱,钱只能用在刀刃上。 曾舜晞,大眼无演技;刘宇宁,唱歌的来演什么戏;哈妮克孜,木头花瓶;肖宇梁、成方旭、刘昱晗……都是些带着满脸违和感的演员。我就这样带着满腹的偏见和厌恶,被他们塑造的人物所打动。 大眼睛的吴邪,是那个我爱着的善良又鬼机灵的、讲义气却又经常拖后腿的本传邪。明明曾舜晞和秦昊长得根本不像,但是看到后面,我却觉得曾邪这样走下去,再回头就是秦邪。肖瓶是幸运的,他遇见了最好的两版吴邪。 行走的手办小哥,他不再是那些被捧上神坛却单薄地像一片纸的张起灵,更不是沦为打手和血包的张起灵。他有血有肉,会难过会心痛,会恐惧自己害死吴邪,会逐渐“胖化”有些小心思。他站在雪山的一回眸,成了多少稻米心中的白月光瓶,而如今他走进小笔记,成了大家心中的朱砂痣瓶。盗墓笔记是以吴邪的视角来写的,肖瓶就像是吴邪眼中的张起灵,是胖爷口中养的白白胖胖的百岁老人。 胖子也不再是被割裂开的、被疯狂削弱、被框架定义只会贫嘴拖后腿的人了,他就像原著里一样义气果敢,一样聪明灵活。铁三角不再是只有喊口号而私下像是陌生人,也不再是瓶邪单方面卖腐看不到胖子,而是三个双箭头,是敢把后背留给对方的铁三角。 黑爷就像原著中所说,很年轻个子很高,痞帅不着调却十分靠谱。刘宇宁的黑爷给了我极大的惊喜,是带着古早贴吧味,却让人舒服得不得了的感觉;刘小花的花爷,是那个跟着二爷学戏的孩子,是傲娇却最坚强的解当家。 前几部的阿宁要不然是真善美的化身,要不然成了恋爱脑的废物,而这个阿宁就是原著中会用吴邪去趟机关,会为了事业为了成功不择手段的、理智地可怕的阿宁。是最后殒命于野鸡脖子时,也要一手将蛇扔出几米外的阿宁。哈妮克孜虽然表演痕迹有些重,但是可见她对阿宁的理解是正确的,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 潘子一直是稻米心中无法释怀的伤疤,也是稻米抱以最严格审核的人物。这一版的潘子拥有退伍军人该有的魄力,也有“吴三省手下的一条疯狗”一般的模样,他一出场就让我知道他是谁,而不是被别人按着头说他是谁。当潘子最后满头白发与吴邪见面,那是我第一次为影视化的潘子落泪。 更不用说三叔、二叔、霍老太太,老戏骨们把角色从书中扣了出来,瞬间鲜活。 每个演员都在努力完成属于自己的戏份,艰苦的环境下胖子瘦了几圈、潘子肌肉少了、大刘小刘险些遭遇意外,蛇、淤泥……但是无人叫苦,无人停止脚步。 二、加戏。 在看完《日山传》、《四妹记》之后,我对“加戏”二字深恶痛绝,已然将之与“注水”捆绑。 而小笔记中的几处“加戏”和改编,却让我恨不得给编剧送上几面大锦旗,当场结拜。 在夸小笔记之前,还是要先说一下《日山传》,在沙海中张日山极度加戏之后,观众并没有因此对张日山及其演员产生好感,记忆最深、夸的最狠的还是秦昊塑造的近乎完美的沙海邪、以及那个只活在记忆中,全剧出场不过三分钟的纯元瓶。 滥加戏并不会让观众爱上这个角色,反而会激发逆反心理和厌恶感。 小笔记中也有几处与原著相比“大改”的戏。 云彩之死由溺亡改成毒发身亡、黑花出现时间线提前并且戏份增加、吴邪的幻境,这三个算是最明显的。 而编剧进行的改编和再创作,不进没有破坏原著,没有ooc,反而填了许多南派三叔遗留下的坑。云彩是塌肩膀的人这一设定在原著中可以看出,但交代不明,这一改编明确了塌肩膀的线,也完善了胖云的感情线。黑花的“加戏”也在不断推动着情节,并且将黑瞎子和花爷两个角色塑造丰满,不仅没有让人感到不适(对比重启中,黑瞎子也有许多加戏的部分),而且还会让人对嫩牛五方的理解加深。 演员的加戏目的也是为了剧情。剧中黑花的名场面——送刀,其实是刘宇宁添加的,演员这一加戏丰满了黑花之间的感情,表现出了那种离别时分势均力敌的搭档含蓄的不舍。而不是为了利用咖位使自己的镜头变多,扰乱正常节奏。 吴邪幻境一处,在原著中是大量的心理描写,如果按部就班拍摄,只会十分无趣。编剧将之改编拍摄,用层层叠叠的幻境让吴邪来亲自分析打破,是吴邪成长的具象化。 三、符合 原著粉所期望的符合原著,并非是一字一句按照原著拍摄,而是人物的性格、动机吻合,背景没有太大差错,内容情节符合原著。 就像吴邪胖子不会让小哥放血,而是会阻止小哥的放血行径并将之保护起来;就像是黑爷独自走过的百年时光,不会让他恋爱脑似的爱上一个傻白甜女孩,而是会更加欣赏势均力敌的坚强少年。 就像阿宁眼中吴邪的“秀色可餐”是字面意思,困境中可以作为储备粮,而不是为了吴邪改变动机,死心塌地爱上吴邪,为他办事。 就像年纪轻轻就当上队长、独自对付“它”的、陈皮阿四的女儿陈文锦,不会是一个争风吃醋满脑子想着恋爱的女人,而是一举一动充满魄力,尸变威胁之下也能处理好所有事情,也能与解连环暗中斗法。 就像小笔记在细节上也十分注意揣摩,以打戏为例。小哥的打戏大多是非人类式打戏,是张家族长独有的那份迅速和狠厉;胖子的打戏则是重量型,各种摔让人能够感受到胖爷的个性;吴邪则是普通人手忙脚乱的打,不太有章法、在危机当头时会做出的自我保护式的攻击;黑爷和花爷则是灵巧式默契型打戏。没有敷衍,没有重复,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符合自己的打戏。 就像是他们真正站在这里,在打。 我们看得到编剧是在用心改编,用心填坑,用心对待,而不是任由着自己的喜好、揣测着市场的喜爱来敷衍了事。 四、制作。 小笔记应该算是盗墓笔记影视化系列中最穷酸的一个,但是它将钱花在刀刃上,在制作上并不含糊。 大量的实景给人以真实感,应有的特效真实到令人分辨不出,美术造景契合原著,画面调色十分舒适,完全无法相信这是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电视剧。 几乎前期没有任何宣传的小笔记,匆匆开拍的小笔记,踏遍祖国河山去寻找实景的小笔记,知道尊重和热爱二字如何书写的小笔记……2015年我极度疯狂后又沉寂荒芜的心,终于在这个时候恢复了生机。 或许是因为团队稻米含量高,也或许是影视人心中怀着那份热忱和认真,小笔记用实际行动给了他们一巴掌——用心去拍,用心去制作,盗墓笔记并非只能拍成那样不堪入目的样子。 一脸糊相,终成绝唱。 这是我看到别人给的、很贴切的一句话。 十年了,很多东西都变了。吴邪小天真变成了偏执疯批的邪帝,南派三叔也变成了徐磊,可稻米们也长大了,散布在影视圈的大家给出了最好的证明。 终极笔记值得,也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