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世界

这部电影的种种隐喻象征,看得人后背发凉。从名称Christof,Trumen,Seahaven…;到镜头,比如最后导演和楚门的直接对话,声音从苍穹而来,俨然上帝神启降临。
楚门知道了世界是假的,知道了摄像头的存在,便有了逃出去的目标,且一定程度上知道,只要坚持,就可以到达自由的彼岸。(这里有一个不太明白的点,如果那片海不是人工挖出来的或包括在影棚之内,而是开放的自然海域的一部分呢,他怎么知道行驶了那么久之后遇到的暴风雨也是剧组的设计而非真实的呢?)
看着片尾,一丝淡淡的惆怅挥之不去。我们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那些桎梏也隐约且真实。可我们的桎梏不是人为的真实,而是浑然天成的真实。The Big Guy可能永远不会与我们对话,在说出“想要阻止我,就只有杀了我”这样的豪言壮语前,总归是要斟酌再三的,因为我们不是在跟人博弈,是在跟命运、跟宇宙、跟天地对话。更甚,我们在现实中做的这一切,没有观众、没有来自他人、群体的关注,我们总归是在孤独前行,从哪里开始、走到了哪里、在哪里放弃、怎样地逆风坚守、怎样地潦草收场,这个过程,从始至终陪伴着我们的只有自己。
艺术表达中,往往采取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根植的梦想、心中的爱便是星星之火,最终把一切丑恶阴暗烧成灰烬。我们便也愿意相信人性中善的力量,愿意把那些美好的,当做昏暗世界里的明灯。可现实果真就是如此吗?
善良需要一辈子修行,或许是因为性若本善则更大有利于这个已经产生了思想和意志的种族的延续呢?是也不是。就像先前提到的,每个人都在独立地行走,先为自己坚定信念,才谈得到其他。群体是群体,个人是个人,混淆了便可能在不经意间滑向悲观虚无。先立再不惑,先不惑再知天命。
知晓了、看透了是一回事,怎么做、做什么是另一门学问。在探索的路上,越是热爱生活,越能看透生活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