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性世界,不对,是“正义”世界(最终话观后)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先随意聊聊第一话。一直觉得,森下编剧是会写女性的,不妨以女性视角打开森下编剧的这部剧。彩子于一年前升入现在的警视厅搜查第一课,在多次出现的会议、办公场合,彩子绝对是绝无仅有的女性。

且不论彩子的个性和能力如何,就现实情况来看,这样的职场中女性可能很难处于优势地位。从彩子上班时对周遭环境和同事的环顾就可以看出,警视厅是怎样的氛围,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从小在旁人口中“正义感”爆棚,在河原口中的“纪律委员”彩子,她之所以在整个工作环境中显得单纯刻板,可能正是因为她无法“同流合污”。看上去,彩子不被信任的理由是因为一次工作失误,但是彩子自己丝毫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实际上她的“失误”在于:太注重规则程序,没有灵活变通地在合适的时机释放嫌疑者。所以,连后辈八卷也吐槽“只有你会这么做吧”。

接下来聊聊职场上重要的两位男性伙伴(不是)。
八卷:佛系新技术派。
由于跟随着前辈彩子,他也是处于警视厅人际边缘的。但是他以自己独特的心态和方式存在,比如点个外卖,按点回家,随意吐槽,开心就好等等。森下塑造八卷,用了两个有趣的细节:第一个是出警路上网查资料,专注到不理同行者,停在路上查资料。第二个是他动用了网络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案件关联信息和人证。视野很宽广,感觉很敏锐。他也许代表警视厅的未来。

河原:不计手段的能力者。
这个人物真实到,他出现在任何一个职场。有一点老派作风,警视厅上下都可谓是游刃有余,各种道上也都吃得开。他深谙对于底层小人物的收买和恐吓之术,同时也很清楚容易让人栽跟头的,从来都是有权有势的大佬们。对于女性来说,他是“老油条”,轻视女性,对着女性开黄腔。但是就工作来说,他是称职的,有最起码的职业底线,同时是有能力做事的人。河原在日高案件上的直觉和判断都与彩子一致,连续两次坚持,因为他才最终达成了对于日高的搜查令。

当河原和彩子在管理官面前争夺日高案子的管辖权时,他拿出了深谙职场之道的杀手锏。所以,他们的上级五十岚面对河原的利害分析,深以为是地点了点头。五十岚不仅在业务上,在人际中也是很平庸的人。可见,能坐到领导位置或者博得领导信任的,业务能力怎么样在于其次,首先是能不能审时度势、唯命是从。

彩子与河原的对峙,是第一话最为浓墨重彩的一幕之一。看上去河原气场碾压,先是质问彩子的出发点是私心而非公义,然后又质疑她的能力,但在这一回合,彩子凭借她作为女性独特的直觉、判断和耐性赢了也帮了河原。镜头没有给到河原,但给了八卷一个被震撼的表情,他当晚就留下来陪彩子办案了。

至于,彩子为什么要冒失冲动、打草惊蛇去找日高,我猜,除了想要邀功之外,很可能是希望劝说他自首,回应这个男人曾给她的善意的帮助(口罩)。毕竟他是这么多男性面前,她第一次不经意地流露出女性的一面(我们观众一开始就知道了日高是变态杀人魔,彩子是在交换身体后才意识到这一点的)。


彩子是这样的姑娘,她拼命工作,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她遭遇的不公与性别间的隐秘联系,又或者说连我们这些观众都在苛责一名女警察性情的不完美。性别对于她意味着什么?当她再次回来,她更是身为一名男性,真正来到了男性世界。这什么魔幻剧情……好吧,我们拭目以待。
+++++++++++++++++++++++++++++++++++++++++++++++++++++++最终话的分界线
因为第一话是写实主义作风,所以认真地分析了人物。后来的魔幻悬疑走向说实在话,随意性多了些……很多人物变得无法分析了。整个追下来,吐槽的话不说了。还是有些感受值得纪念,比如一些关系,比如一些细节,故添加与此。
日与月:灵魂交换这个梗必然会产生相互理解和信赖的结局,这是屡试不爽的。因为作为独立个体的我们,其实最难的就是完全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对他人感同身受。最高的共情是什么,莫过于这样的一个交换譬喻了吧。我使用你的身体,体会你的处境,我完全成为了你。回溯整个剧,森下编剧关于日月关系的逻辑是顺理成章的,两个人从一开始的相互对立、彼此胁迫,到利益共同体、情感共同体,最后两人关系才能达到令人信服和动容的程度。由于日高是隐藏起来的角色,望月的心理历程如下:






日与月,本来是完全相反的人(符号)。望月明确简单,日高精密复杂,望月对人情世故不知变通,日高则非常细腻敏感游刃有余。日高这个人,虽然最终也充满了谜团和留白,但作为望月的反面是非常自洽的,他人情练达到什么程度,不仅对自己亲近的下属都曾施以恩惠,在绊倒河原的第一时间,他就发出了同情的声音,说河原在他的年纪被剥夺了职务是多么不容易。森下的厉害在于,描述了日高的两面性,正因为他太懂得别人,你可以说他温柔,但也可以说他心机,他能够揣度人心,亦能够掌控人心,两方面做到极致就是:可以把别人玩弄于股掌,也可以为别人献身。如果说东朔也是不被人注意的空集,那么日高可以称为无我的空集,他可以毫无障碍地理解任何人,成为任何人。所以最后一集八卷说,日高不是活菩萨嘛,望月一语道破,他就是个精神病。精准!那么,你大可以说日高是前后割裂的,但也可以说他集人性最复杂的部分之大成。如果说望月象征着这个世界法律和规则的简易,日高则象征着人性中最琢磨不透的地方,它无原则可循。

庭审之何谓正义:最喜欢最终话的庭审,提供新的价值观和人生羁绊的交锋。当然,此前森下就铺垫了对底层社会人群的慈悲和同情。

我想编剧并不是说,因为你不幸你就可以去杀人了。她的用心在于,客观地描述每个人所拥有的不同的正义。东朔也的“正义”是复仇,是颠倒的世界观,是在阳光照耀不到的这个社会的阴暗冰冷的角落,当然有无力的声音用自己卑劣的方式呐喊,这是我们否认不了、却容易忽略的事实。与其急着批判这群人,不如说先对他们予以关注。


日高和陆的正义是对所爱的人的袒护。他们都对东朔也无法告发、无法埋怨,无论他做了什么,只能无言的守护。在情与理面前,对于常人来说,任何的抉择都是艰难的。对陆来说,最后一集中他还在望月和师匠之间纠结,如果爱的人很多,要如何取舍和抉择,更是难上加难。从这一点来说,东朔也的所谓“正义”已然不攻自破。
更精彩的“正义”来自庭审交锋,森下编剧仿佛层层递进,一步步稳扎稳打来到了她想说的话。真正的正义是什么?如果望月没有和日高互换灵魂,如果没有这个故事,正义只是一个空洞的词汇。空洞得好像日高对望月的吐槽:

但是,正因为有了整个故事,有了朔也的故事,河原说出了“你怎么能剥夺别人的声音”“呼声就是呼声”。作为刑警,权力机器,惩恶扬善自不必说,但首先第一步是,把事实呈现出来,让事实本身说话,即便它丑陋不堪,人们避之不及,但是事实本身就是有教育意义的。

望月的庭审戏更好,如果不是经历了这样一个与嫌疑犯互换的过程,她怎能体会到这世界上最难抵达的“正义”?“这是什么惩罚游戏?”如果说对爱的人难以告发,她要告发和舍弃的正是她自己。当生存需要和价值需要相冲突,人会如何选择?她需要迂回、等待、甚至也有徘徊,她需要作出的是最艰难的衡量。


对彩子来说,置身事外惩戒他人的正义和经过挣扎艰难抉择甚至要把自己送入监牢的正义,显然后者的道德要求更高。这也是灵魂交换的意义所在,彩子现在声称的正义比过去有了不同的分量。从自身出发的正义打动了日高,也打动了我们,这才是真正的正义。至此日高对于爱人(自己)的袒护的正义也不攻自破。赞一个日高的落泪,平静湖面下的波涛汹涌。纵然一生君基本上哭了十集,但的确是日高第一次落泪(果然,男儿有泪不轻弹。不好意思好像在说一生君的坏话似的),哭得如此不同凡响。


河原和望月,作为公权力的代表,作为编剧的代表,把价值观摆出来的时候太有力量了:最高的正义即维护真实。它虽然不能袒护所有人,但它不偏不倚就是对所有人的保护。正因如此,每个在人际中纠结羁绊的常人,才知道自己应当行怎样的正道。聪明如你,高尚如你,其实都只是常人会有的偏狭而已…
先到此为止吧!可以与这部剧告声别了,感谢森下编剧,感谢每一位真情演绎的演员,真的你们全员可爱,全值得爱!
注:因看到有的公号截取本文观点,特此声明,如转载需经同意。我不是大批量写作也不吸粉,只是为喜欢的演员,是对他辛勤创作的作品的回报。请尊重别人劳动成果,未经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