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佛

<思情>
世人都说“濯清涟而不妖”,而能使荷花出落得如此妖艳动人的,却唯有一部《青蛇》。
一点春光旖旎,几片桃花纷飞。两个持扇女子,巧笑嫣然地走过西子湖畔,任哪个男子会不着魔。
所以许仙在教书育人之中感叹学生不安心念书甚是可惜,他自认为是翩翩君子清心寡欲,其实只是未曾尝过红尘中淡淡的胭脂香味,而一旦偶遇那妖艳却气定神闲的白素贞,便沉沉不知归处了。
男人好色,终归是本性。
只可惜,这样的男子,即使是被青蛇唤作老实人的许仙,也驾驭不了左顾右盼赏遍桃红的心情,一个娘子,还有一个小青。于是有了两个女人之间的争斗。
这边庸懒嚅软的“老实人”,那边妩媚娇嗔的“官人”,一个许仙,两种慌乱。可也只有老实人才会这般慌乱,换作是其他人,打发两个女人的功夫,恐怕也绝对是绰绰有余。
如若他难取舍,其实聪明的女人不必争,离开便显得清净,这样的男人不必爱。
想争夺回来的,机关算尽,赶走敌人,沾沾自喜。其实争夺回来的,不过是你的占有欲,事过境迁,眼前的男人似乎不再那么珍贵。他可能从此沉默寡言,因为他虽然在你身边,心中却记挂着那个被你赶走的人,请记住,对于男人来说,得不到的,永远是最珍贵的。
<心如明镜>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我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的。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流水浮灯 >
忽记起古代的浪漫。宫女不忍韶华虚度,便于幽静的月夜里,点亮那盏盏青色的莲花纸灯,借着游戏的借口,偷偷附上相思词句, 任潺潺流水中将它们带出那高深的宫闱,随流而寻天涯知音。一盏青灯,便是一个女子终生的期盼,虽方向未明,却仍执坳的思念和等待----直到青灯绿水不在,春秋催老红颜。某夜纺纱草舍间,见豆大的灯光,而猛忆起当年那盏青莲灯,那种因情窦初开而扯痛的思念,而今,却只化在一笑一叹间
<柳树细裙儿荡 >
还记得小青与姐姐在坊前学步
扭啊扭,扭啊扭啊扭...
旁边的人看的鼻血直喷
团扇的珠坠儿摇来晃去
心神儿随着那摇曳的裙摆飘来荡去
只见那一刻
天地失色
只见这姊妹俩
道不清,说不明
只留这一刻,
在心中
<水漫金山>
为了救出我的郎君
我将施展自己的全部法力
老和尚哦,你为什么要拆散我们美丽的姻缘
休怪白娘子这厢无礼
波涛汹涌,电闪雷鸣
那是我心的呐喊
那是我对情人不断表达爱的勇气
我与许仙真心相爱
我俩前生今世并不得罪你
恶法海哦,你为什么要关押我心爱的夫君
不怕你的邪魔歪法
比法斗法,昏天黑地
我愤怒地与你拼斗
期盼正义的爱情打败霸权走向胜利
水漫金山哟
我真希望这滔滔的浊浪淹没掉你虚伪的禁欲主义
水漫金山哟
我真憧憬这狂澜漫天卷起给爱人的真心不断撞击
水漫金山哟
这是一曲生死相依的凄美主题
水漫金山哟
它要创造惊天动地的爱情奇迹
人生如此
浮生若斯,
缘生缘死,
谁知,谁知?
情终情始,
情真情痴,
何许?何处?
情之至! 人生如此,浮生若斯,白素贞拼却了千年的修行也要往滚滚浊世走一遭,只为传说中的人间有情。
缘生缘死,谁知,谁知。也许是许仙的那一段义正词严也许是那一股子呆气,竟入了初入人世的白蛇的心,刹时心花怒放,连他随手丢弃的纸屑也化为了漫天花瓣雨。缘分的明灭本难以言说。 )
情终情始,情真情痴。从此非君莫属,痴心相随。西湖湖畔,天地亦为她所用,呼风唤雨只为留住一个男人的脚步。舍生盗仙草,水漫金山,都只为贪一点凡俗的欢娱。
何许?何处?偏偏有人容不得这美好,说什么人是人 妖是妖, 喝破美景良辰 。
白素贞 把一个“情之至”演绎得淋漓尽致,爱人,终被人所负,为保刚出世的孩子而命丧雷峰塔终不悔。
片尾处,《人生如此》重又奏起,当初两人欢天喜地地游人间,如今只剩小青黯然而返。不禁使人不胜唏嘘。小青道:“我到人世来,被世人所误,都说人间有情,但是情为何物?真是可笑,连你们人都不知道,等你们弄明白了,也许我会再来。”
人有人性,妖有妖情,似乎在那些卫道之士眼中,情是人专属之物,一切事物不论是非只要冠上了“妖”的名号,就可堂而皇之的除去。难怪惹得一干妖物,要放弃自由自在身,来屈就这一身臭皮囊。为人间平添了几许传奇
<初遇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寻夫 >
几乎完全一样的曲调,少了点小青那五百年的洒脱,多了白娘子千年道行的艰辛。
为了做一回人,学人走几步象样的路,只能拖着无力的双腿,忍受着不为人知、不为妖理解、不为仙所容忍的痛苦,寻找着许仙。即便寻着了又如何呢?这半人半妖的尤物,只知应如人间女子一般,抓住那一吹即散的一丝幸福,无枉自己来这红尘游走一遭! 那忧伤一丝丝的潜入心底,扩散至全身,只得静静的聆听。
<心魔>
他眉目如画,纤尘不染,站在人群不远出凝神观望,
望这芸芸众生,眼睛无情无欲
唇齿间挤出四个天理昭彰的字:妖就是妖
他立在尘界,脚底却并无有一刻贴上泥土
有水漫来,亦无有淹过脚背。
只可惜,全片始终没有神,
法海也是人
法海本是人,
这里只有妖和人。
从看到那个雨夜中的产妇,年轻的和尚已然心魔萌动
紫竹林里,斜光下一滴露珠晶莹剔透。不仅是尘外神明对人间红尘的一声叹息
更是法海的情泪,斗的过的是妖魔,斩不断的是心魔情丝万缕柔绵相缠
<此恨绵绵>
自古多情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此帖为转帖
世人都说“濯清涟而不妖”,而能使荷花出落得如此妖艳动人的,却唯有一部《青蛇》。
一点春光旖旎,几片桃花纷飞。两个持扇女子,巧笑嫣然地走过西子湖畔,任哪个男子会不着魔。
所以许仙在教书育人之中感叹学生不安心念书甚是可惜,他自认为是翩翩君子清心寡欲,其实只是未曾尝过红尘中淡淡的胭脂香味,而一旦偶遇那妖艳却气定神闲的白素贞,便沉沉不知归处了。
男人好色,终归是本性。
只可惜,这样的男子,即使是被青蛇唤作老实人的许仙,也驾驭不了左顾右盼赏遍桃红的心情,一个娘子,还有一个小青。于是有了两个女人之间的争斗。
这边庸懒嚅软的“老实人”,那边妩媚娇嗔的“官人”,一个许仙,两种慌乱。可也只有老实人才会这般慌乱,换作是其他人,打发两个女人的功夫,恐怕也绝对是绰绰有余。
如若他难取舍,其实聪明的女人不必争,离开便显得清净,这样的男人不必爱。
想争夺回来的,机关算尽,赶走敌人,沾沾自喜。其实争夺回来的,不过是你的占有欲,事过境迁,眼前的男人似乎不再那么珍贵。他可能从此沉默寡言,因为他虽然在你身边,心中却记挂着那个被你赶走的人,请记住,对于男人来说,得不到的,永远是最珍贵的。
<心如明镜>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我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的。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流水浮灯 >
忽记起古代的浪漫。宫女不忍韶华虚度,便于幽静的月夜里,点亮那盏盏青色的莲花纸灯,借着游戏的借口,偷偷附上相思词句, 任潺潺流水中将它们带出那高深的宫闱,随流而寻天涯知音。一盏青灯,便是一个女子终生的期盼,虽方向未明,却仍执坳的思念和等待----直到青灯绿水不在,春秋催老红颜。某夜纺纱草舍间,见豆大的灯光,而猛忆起当年那盏青莲灯,那种因情窦初开而扯痛的思念,而今,却只化在一笑一叹间
<柳树细裙儿荡 >
还记得小青与姐姐在坊前学步
扭啊扭,扭啊扭啊扭...
旁边的人看的鼻血直喷
团扇的珠坠儿摇来晃去
心神儿随着那摇曳的裙摆飘来荡去
只见那一刻
天地失色
只见这姊妹俩
道不清,说不明
只留这一刻,
在心中
<水漫金山>
为了救出我的郎君
我将施展自己的全部法力
老和尚哦,你为什么要拆散我们美丽的姻缘
休怪白娘子这厢无礼
波涛汹涌,电闪雷鸣
那是我心的呐喊
那是我对情人不断表达爱的勇气
我与许仙真心相爱
我俩前生今世并不得罪你
恶法海哦,你为什么要关押我心爱的夫君
不怕你的邪魔歪法
比法斗法,昏天黑地
我愤怒地与你拼斗
期盼正义的爱情打败霸权走向胜利
水漫金山哟
我真希望这滔滔的浊浪淹没掉你虚伪的禁欲主义
水漫金山哟
我真憧憬这狂澜漫天卷起给爱人的真心不断撞击
水漫金山哟
这是一曲生死相依的凄美主题
水漫金山哟
它要创造惊天动地的爱情奇迹
人生如此
浮生若斯,
缘生缘死,
谁知,谁知?
情终情始,
情真情痴,
何许?何处?
情之至! 人生如此,浮生若斯,白素贞拼却了千年的修行也要往滚滚浊世走一遭,只为传说中的人间有情。
缘生缘死,谁知,谁知。也许是许仙的那一段义正词严也许是那一股子呆气,竟入了初入人世的白蛇的心,刹时心花怒放,连他随手丢弃的纸屑也化为了漫天花瓣雨。缘分的明灭本难以言说。 )
情终情始,情真情痴。从此非君莫属,痴心相随。西湖湖畔,天地亦为她所用,呼风唤雨只为留住一个男人的脚步。舍生盗仙草,水漫金山,都只为贪一点凡俗的欢娱。
何许?何处?偏偏有人容不得这美好,说什么人是人 妖是妖, 喝破美景良辰 。
白素贞 把一个“情之至”演绎得淋漓尽致,爱人,终被人所负,为保刚出世的孩子而命丧雷峰塔终不悔。
片尾处,《人生如此》重又奏起,当初两人欢天喜地地游人间,如今只剩小青黯然而返。不禁使人不胜唏嘘。小青道:“我到人世来,被世人所误,都说人间有情,但是情为何物?真是可笑,连你们人都不知道,等你们弄明白了,也许我会再来。”
人有人性,妖有妖情,似乎在那些卫道之士眼中,情是人专属之物,一切事物不论是非只要冠上了“妖”的名号,就可堂而皇之的除去。难怪惹得一干妖物,要放弃自由自在身,来屈就这一身臭皮囊。为人间平添了几许传奇
<初遇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寻夫 >
几乎完全一样的曲调,少了点小青那五百年的洒脱,多了白娘子千年道行的艰辛。
为了做一回人,学人走几步象样的路,只能拖着无力的双腿,忍受着不为人知、不为妖理解、不为仙所容忍的痛苦,寻找着许仙。即便寻着了又如何呢?这半人半妖的尤物,只知应如人间女子一般,抓住那一吹即散的一丝幸福,无枉自己来这红尘游走一遭! 那忧伤一丝丝的潜入心底,扩散至全身,只得静静的聆听。
<心魔>
他眉目如画,纤尘不染,站在人群不远出凝神观望,
望这芸芸众生,眼睛无情无欲
唇齿间挤出四个天理昭彰的字:妖就是妖
他立在尘界,脚底却并无有一刻贴上泥土
有水漫来,亦无有淹过脚背。
只可惜,全片始终没有神,
法海也是人
法海本是人,
这里只有妖和人。
从看到那个雨夜中的产妇,年轻的和尚已然心魔萌动
紫竹林里,斜光下一滴露珠晶莹剔透。不仅是尘外神明对人间红尘的一声叹息
更是法海的情泪,斗的过的是妖魔,斩不断的是心魔情丝万缕柔绵相缠
<此恨绵绵>
自古多情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此帖为转帖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