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收官之前

哭哭笑笑,纷纷扰扰,转眼之间《向阳而生》要收官了。这只是万千剧中的一部剧,有人喜欢,有人厌恶,有人无感,但不妨碍它有它存在的价值。如同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有人疼,有人念,有人无视,那能怎么样呢?我们有自己的世界,我们有自己的活法。
这个世界那么大,那么残酷,那么需要形式感。北京上海也那么大,可以容纳千千万万个背井离乡为了理想奋斗的我们,包括熊顿。你有没有被伤过?你有没有被爱过?你有没有爱过别人?有没有伤过别人?你曾经渴望一份纯洁的友谊吗?你曾经希望别人珍视过你的梦想吗?你是否同样站在街头看着万家灯火却不知道为什么唯独没有属于自己的一盏灯光?这些我都没有机会问过熊顿,但我知道她一定有过某些感受。
三生有幸接触这个题材,用虔诚尽量去还原熊这样一个豁达乐观幽默,大大咧咧,内心坚强的女子。创作过程千挑万选,对于题材的选择慎之又慎,剧组上上下下的努力,导演几个月的把握,大家都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想去说点什么,做点什么,想在这个冷淡的真实的人世间留下点什么想起来温暖的东西。在题材的选择上,在病例的选择上,在尺度的拿捏上,在悲伤的程度上,都在一一做思考和取舍。我们更愿意让人们思考的,是对于生命的看法是对于疾病的看法,是对于爱情友情亲情重新的思考和认知。大家都在纠结疑惑夏梦的线有什么必要?首先这是个群像,夏梦是女二,她当然要有自己的一条线。为什么安排寻亲的线是因为有很多表面风光的人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悲伤,或许还有不能说的秘密。而正是熊顿让一切回归,让夏梦甩掉了偶像包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反而向阳而生。
艾米和老郑最终得到爱情,东哥从要钱不要命变成一个注重员工身体健康的好老板,夏梦亲情的找回,尤其是医不自医的林医生,像一只作茧自缚的蚕,一层层包裹着自己的悲伤,靠药维持着活下去的勇气,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熊顿,大家都像从土壤里破土而出的向日葵,迎来了人生不一样的篇章。
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艾米和老郑那样的闺密,都渴望遇见自己生命中的白马王子,都相信那个不幸的人绝对不会是自己。我们不愿意去看悲剧,不接受残酷的事实,可生活里沉甸甸的东西,不是我们故意不去看就看不见,也不是永远躲避就会遇不到。很开心,那些看过这部剧忙着去查体的朋友,至少你们得到了一点启示。
我们不是《滚蛋吧肿瘤君》的模仿版,蒋欣也不是白百合的高仿版,所有的创作者都是在努力还原现实中的熊顿。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做自己分内的事情,尽管努力也不一定做到100%的完美。各位看看就是了,很多的好剧,很多的好演员,喜欢的就看,不喜欢的就路过。选择很多,各自安好。导演说过,我们这部剧只想给人希望,给人温暖。直面生死,在真实的人间备足思考和勇敢。
向阳而生,播出坎坷。停停播播播播停停,主创跟各位看官一样无可奈何。连续播出的收视率能维持卫视的第一,一旦莫名其妙的停更再播的收视率绝对下降,这个我们比你们更不愿意看到。有网友说,熊正好是16号去世的,说我们连这个都要去蹭的话非常无耻。再怎么说编剧没上过学,怎么说导演让你们失望我都可以忍,唯独不能忍的就是不要自认为站在道德的高度上去恶意揣测和抨击。就算是无意中重复了日子,本来这个剧就是献给熊顿的,有什么不对吗?
喜欢的继续看剧吧,客观对待我们的缺点,冷静分析这个剧想表达什么,骂两句编剧就算了。做人最主要的是开心,关爱自己,关爱朋友,关爱家人,直面生死,简单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