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

这个标题有点土,但是也最能代表我的心情。
第三次完整的看这部电视剧。朋友知道只说了两字:服了。
我也知道,士兵算是白看了。
折腾了一月多,才从坑里爬出来,又不小心掉了进去。
我说,那是因为放假在家,不想干正事,做别的又索然无味,没了兴趣。只得拿了士兵看了又看。
朋友说这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宅导致的心理疾病,厌烦自己现在的状态却又无法改变,严重的电脑焦虑症和间歇性的无所适从。
而这心理学家还硬是要把宅与家里蹲划等号,弄的朋友耿耿于怀。
朋友说如果要对号入座的话,我们只能最终伦为与报纸上所说的迷恋网络注意力无法集中的中学生一样的角色。
我无语,或许我们还不如他们,他们还看看偶像剧,玩玩游戏,,聊聊天,看看动漫。
我是捣弄了半天,什么也没捣出来。
朋友还看看八卦和同人文。我呢,最雷的八卦都对我失去了效力。
我说我已经被归类于日本作家三浦展所说的下流社会阶层--对全盘人生热情低下人群。不过好在我对生活质量和消费还是有欲求的,看来,或许还有得救。
这闲话有点扯远了,为什么今天要写点东西,记得当初第一遍看士兵的时候,触动那一个大,感触那一个深啊。那时候整天脑子里晃动的都是士兵们的影子,耳边都是回响着经典的具有哲理性的台词。
同时心理暗想:自此之后,要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
而俗人就是俗人,过了半月,我又回到了世俗的生活,照样的干着以前经常干的事。生活轨迹与生活习惯无一改变。
之前多深的感触也在我的脑海之中渐渐散去,那些感动的人和事正在随着时间消逝。
或许几月后,我还是知道,士兵当初给了我多么大的触动,这是一部多么经典而又具有思想性与哲理性的作品。
但是我会忘记那每一个细节.所以,在看第三遍之时,决定写下以下文字。
网络上牛人充栋,SO 此文乃是俺的散乱文章一篇,请勿拿来比较。
对于许三多,偶尔在网上看见几个说因为他的傻讨厌至极抑或是喜欢至极的GGMM们。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更多的是不喜欢,也不讨厌。从他的身上确实是给了我不少的感触,但是要是在现实生活中我身边出现这样一个执拗而一根经的人,我想我会讨厌至极。
从小到大,我的生活中都出现过傻气而执着的许三多,他们很沉默,很朴素,而这些默默无闻的人都不是我的朋友。我甚至也没想过要和这样的人做朋友。
草原五班,就是一个小群体,这样的群体在我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虽然从小到大,大的行差踏错并没出现在我身上。更多的时候,我是随波逐流。
“大多人说的是对的那就是对的”;
“有的时候,真理也许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这两句话,究竟要选择相信哪一句?
对于真理,我们往往知道却又选择视而不见,转而去选择大多数人行动中所谓的对。为的只是所谓的团结,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人,我们是在与别人的相互依存中生活;我们害怕孤独,害怕被排挤,害怕寂寞。一个个的真理就被我们不断的抛弃。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象老马一样也想坚持原则,而这样的原则却会在世俗的生活中不断的坍塌,直至彻底的放弃。甚至耻笑与讨厌那些苦苦坚持原则的人。许三多那样的人就这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同时我们又是许三多,刚踏上人生的每一步时,我们都是在彷徨,懵懂,害怕或者无所适从中挣扎,不熟悉生活的规则,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为了不受伤害努力的不断学习和适应。却又总避免不了大大小小的伤害最终成长,直至成熟。而成熟了,不懵懂和彷徨了,却也失去了很多生命中宝贵的人和事。
渐渐成熟之后,我们变成了成才,熟悉了社会的各种规则,知道应对每一情况如何决策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学会有的时候只想到自己,注重结果,不在乎过程。不断的向上爬,貌似生活越来越好,但是枝枝蔓蔓越来越少。和你说话的人越来越少,离开你的人越来越多。看似成功的背后也伴随着空虚和孤独。
网络上很多人都讨厌成才。不知道在哪看到过一句话:如果你讨厌某一个人,那是因为你从那个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你讨厌他,实际上是在厌恶自己。
老马说:上天,下地,中间有个我自己。你们看见了我就等于看见了自己。
我们却习惯的评论别人而不善于从别人的身上发现我们自己。
还好,对于成才,我的态度是暧昧的,不喜欢,也不讨厌,实际上这是此剧中最真实的人物。他最最接近浮躁社会中苦苦挣扎的我们。
成才错了吗?没有,拥有自己的目标,冲着目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这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但是我们也需要许三多,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事,对每一事否付出自己的全部努力和感情。
先做人,再做事.
所以我更赞同许三多,或许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会遭到冷眼和排挤,成功的道路相比成才来说走的更加漫长。但是我更相信踏踏实实做事。
人都做不好了,又何谈做事和成功呢?
只不过,我们需要成才的目标感,
每一个人都是成才,同时每一个人也是许三多。
刚开始看的时候一个心思的喜欢班长,班长的走很伤心,很长时间不能释怀。我问:为什么会喜欢他?那是因为班长这样的人在如今的社会中已经成为了稀缺资源。我们都希望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碰见班长这样的人。无私的奉献,无私的帮助我们。越是缺失的也越是我们渴望的。
但是我们却忘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你付出多少,你也就得到多少。我们很少对别人给予这样的帮助和胸怀。自然,我们也就得不到。
班长走了,许三多才能成长。他把所有的想法都寄托在班长身上,心想我不解决,总会有班长帮助我解决。就连简单的回答问题,,都需要班长在身旁。这个时候,班长的存在,已经成为许三多成长过程中的袢脚石。只要班长在,许三多就永远难以彻彻底底的成长。
事实上,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班长,那就是我们的父母。自从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我们都生活在父母的关怀和帮助下。也只有我们的爸爸妈妈才会象班长一样。无私的奉献。帮助我们而又不求回报。永远生活在父母的癖护下的小孩们无论多大,永远都不能展翅高飞。
很多事情,是需要自己去体会了,受伤了,才能彻底的明白。我们爬起来,拍拍土,才能继续的成长。所以班长的离开,就如我们当初坐上离家的火车去读大学一样。在成长过程中,是必须的。虽然是个痛苦的过程,但是只有经历了,才能蜕变。
看了中央台一个访谈节目,主持人问女嘉宾嫁人的话要选择成才还是选择许三多,她说很难选,我想她是想选班长,我也想选班长。但是班长这样完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显有存在的。即使有,也是那些被我们忽视的默默无闻的人,这样的人显有引起我们的注意,也绝不会处在显赫的位置之上。在功利的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向忽略许三多一样忽略掉无私奉献的班长。
连长老七,看了一大半才开始喜欢。越是严肃的人就越有可爱的一面。他有自己的执着,自己的面子,自己的所谓的威严。明明开始在心理承认许三多,许三多做了333之后明明是想去看一下他,却说他永远只是半个兵。中国人要命的面子啊...不过这也体现出他可爱的一面。当七连解散之后,他说要帮许三多包扎伤口,要和他一起聊天,一起按原则生活作息,走之前关心许三多的前途。这时候,他已经彻底放下自己的面子,自愧不如。
至于袁朗和吴哲,这两个最讨女人喜欢的男人。网络上的粉丝多如牛毛,就连同人文也铺天盖地。最能代表现代社会成功标准的两男,无数女性心目中的白马。我也就看看罢了,太优秀,轮不到你。就算轮到了,永远也生活在无安全感中。还是算了,没了这个想头。
我还是选561好了,坦荡直率。铮铮爷们儿,宁折不弯。
虽然可能有点大男子主义,但是相比班长和袁哲,估计也没多少人和我抢。
还有很多很多,写了这么多也写不动了,开始脑残了。
就此歇息
最后,用两句话结尾
“不抛弃,不放弃”
“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以此自勉
第三次完整的看这部电视剧。朋友知道只说了两字:服了。
我也知道,士兵算是白看了。
折腾了一月多,才从坑里爬出来,又不小心掉了进去。
我说,那是因为放假在家,不想干正事,做别的又索然无味,没了兴趣。只得拿了士兵看了又看。
朋友说这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宅导致的心理疾病,厌烦自己现在的状态却又无法改变,严重的电脑焦虑症和间歇性的无所适从。
而这心理学家还硬是要把宅与家里蹲划等号,弄的朋友耿耿于怀。
朋友说如果要对号入座的话,我们只能最终伦为与报纸上所说的迷恋网络注意力无法集中的中学生一样的角色。
我无语,或许我们还不如他们,他们还看看偶像剧,玩玩游戏,,聊聊天,看看动漫。
我是捣弄了半天,什么也没捣出来。
朋友还看看八卦和同人文。我呢,最雷的八卦都对我失去了效力。
我说我已经被归类于日本作家三浦展所说的下流社会阶层--对全盘人生热情低下人群。不过好在我对生活质量和消费还是有欲求的,看来,或许还有得救。
这闲话有点扯远了,为什么今天要写点东西,记得当初第一遍看士兵的时候,触动那一个大,感触那一个深啊。那时候整天脑子里晃动的都是士兵们的影子,耳边都是回响着经典的具有哲理性的台词。
同时心理暗想:自此之后,要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
而俗人就是俗人,过了半月,我又回到了世俗的生活,照样的干着以前经常干的事。生活轨迹与生活习惯无一改变。
之前多深的感触也在我的脑海之中渐渐散去,那些感动的人和事正在随着时间消逝。
或许几月后,我还是知道,士兵当初给了我多么大的触动,这是一部多么经典而又具有思想性与哲理性的作品。
但是我会忘记那每一个细节.所以,在看第三遍之时,决定写下以下文字。
网络上牛人充栋,SO 此文乃是俺的散乱文章一篇,请勿拿来比较。
对于许三多,偶尔在网上看见几个说因为他的傻讨厌至极抑或是喜欢至极的GGMM们。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更多的是不喜欢,也不讨厌。从他的身上确实是给了我不少的感触,但是要是在现实生活中我身边出现这样一个执拗而一根经的人,我想我会讨厌至极。
从小到大,我的生活中都出现过傻气而执着的许三多,他们很沉默,很朴素,而这些默默无闻的人都不是我的朋友。我甚至也没想过要和这样的人做朋友。
草原五班,就是一个小群体,这样的群体在我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虽然从小到大,大的行差踏错并没出现在我身上。更多的时候,我是随波逐流。
“大多人说的是对的那就是对的”;
“有的时候,真理也许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这两句话,究竟要选择相信哪一句?
对于真理,我们往往知道却又选择视而不见,转而去选择大多数人行动中所谓的对。为的只是所谓的团结,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人,我们是在与别人的相互依存中生活;我们害怕孤独,害怕被排挤,害怕寂寞。一个个的真理就被我们不断的抛弃。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象老马一样也想坚持原则,而这样的原则却会在世俗的生活中不断的坍塌,直至彻底的放弃。甚至耻笑与讨厌那些苦苦坚持原则的人。许三多那样的人就这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同时我们又是许三多,刚踏上人生的每一步时,我们都是在彷徨,懵懂,害怕或者无所适从中挣扎,不熟悉生活的规则,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为了不受伤害努力的不断学习和适应。却又总避免不了大大小小的伤害最终成长,直至成熟。而成熟了,不懵懂和彷徨了,却也失去了很多生命中宝贵的人和事。
渐渐成熟之后,我们变成了成才,熟悉了社会的各种规则,知道应对每一情况如何决策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学会有的时候只想到自己,注重结果,不在乎过程。不断的向上爬,貌似生活越来越好,但是枝枝蔓蔓越来越少。和你说话的人越来越少,离开你的人越来越多。看似成功的背后也伴随着空虚和孤独。
网络上很多人都讨厌成才。不知道在哪看到过一句话:如果你讨厌某一个人,那是因为你从那个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你讨厌他,实际上是在厌恶自己。
老马说:上天,下地,中间有个我自己。你们看见了我就等于看见了自己。
我们却习惯的评论别人而不善于从别人的身上发现我们自己。
还好,对于成才,我的态度是暧昧的,不喜欢,也不讨厌,实际上这是此剧中最真实的人物。他最最接近浮躁社会中苦苦挣扎的我们。
成才错了吗?没有,拥有自己的目标,冲着目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这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但是我们也需要许三多,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事,对每一事否付出自己的全部努力和感情。
先做人,再做事.
所以我更赞同许三多,或许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会遭到冷眼和排挤,成功的道路相比成才来说走的更加漫长。但是我更相信踏踏实实做事。
人都做不好了,又何谈做事和成功呢?
只不过,我们需要成才的目标感,
每一个人都是成才,同时每一个人也是许三多。
刚开始看的时候一个心思的喜欢班长,班长的走很伤心,很长时间不能释怀。我问:为什么会喜欢他?那是因为班长这样的人在如今的社会中已经成为了稀缺资源。我们都希望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碰见班长这样的人。无私的奉献,无私的帮助我们。越是缺失的也越是我们渴望的。
但是我们却忘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你付出多少,你也就得到多少。我们很少对别人给予这样的帮助和胸怀。自然,我们也就得不到。
班长走了,许三多才能成长。他把所有的想法都寄托在班长身上,心想我不解决,总会有班长帮助我解决。就连简单的回答问题,,都需要班长在身旁。这个时候,班长的存在,已经成为许三多成长过程中的袢脚石。只要班长在,许三多就永远难以彻彻底底的成长。
事实上,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班长,那就是我们的父母。自从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我们都生活在父母的关怀和帮助下。也只有我们的爸爸妈妈才会象班长一样。无私的奉献。帮助我们而又不求回报。永远生活在父母的癖护下的小孩们无论多大,永远都不能展翅高飞。
很多事情,是需要自己去体会了,受伤了,才能彻底的明白。我们爬起来,拍拍土,才能继续的成长。所以班长的离开,就如我们当初坐上离家的火车去读大学一样。在成长过程中,是必须的。虽然是个痛苦的过程,但是只有经历了,才能蜕变。
看了中央台一个访谈节目,主持人问女嘉宾嫁人的话要选择成才还是选择许三多,她说很难选,我想她是想选班长,我也想选班长。但是班长这样完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显有存在的。即使有,也是那些被我们忽视的默默无闻的人,这样的人显有引起我们的注意,也绝不会处在显赫的位置之上。在功利的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向忽略许三多一样忽略掉无私奉献的班长。
连长老七,看了一大半才开始喜欢。越是严肃的人就越有可爱的一面。他有自己的执着,自己的面子,自己的所谓的威严。明明开始在心理承认许三多,许三多做了333之后明明是想去看一下他,却说他永远只是半个兵。中国人要命的面子啊...不过这也体现出他可爱的一面。当七连解散之后,他说要帮许三多包扎伤口,要和他一起聊天,一起按原则生活作息,走之前关心许三多的前途。这时候,他已经彻底放下自己的面子,自愧不如。
至于袁朗和吴哲,这两个最讨女人喜欢的男人。网络上的粉丝多如牛毛,就连同人文也铺天盖地。最能代表现代社会成功标准的两男,无数女性心目中的白马。我也就看看罢了,太优秀,轮不到你。就算轮到了,永远也生活在无安全感中。还是算了,没了这个想头。
我还是选561好了,坦荡直率。铮铮爷们儿,宁折不弯。
虽然可能有点大男子主义,但是相比班长和袁哲,估计也没多少人和我抢。
还有很多很多,写了这么多也写不动了,开始脑残了。
就此歇息
最后,用两句话结尾
“不抛弃,不放弃”
“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以此自勉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