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寻找自己的夺冠

刚才看完电影《夺冠》外面下着小雨,可是真的心里有好多震撼的地方,不写我怕我忘了。 郎平为什么是魔术师,让中国队成功赢得巴西对? 1.她让队员放下得失。电影里有一句台词,她说:因为不够强大所以才把输赢看得那么重要。当你当下得失,当下输赢,你就能享受排球带给你的快乐。最后和巴西对比赛,她也说输赢不重要了,放开打。什么是放开打球?我理解就是丢掉你的小我,只是打球本身。 我们总是太注重结果,忘记了为什么做这件事本身。因为越在乎所以身上的负担越重,会让我们喘不上气,你的心都在外界,不在你做的事情上,那么你体会不到无我的那个时刻。 2.让队员思考为什么打排球? 郎平再次回到国家队,进行了大改革,她不让别人的眼光,即使刚开始比赛一次比一次比赛成绩差,她不在乎。因为她有自己的判断准则,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她的调查问卷,为什么你们打排球?没有人回答。其中一位队员退出了国家队,之后又有几位队员退出。体育总局斥责郎平说现在士气不好。她为什么这么做?朱婷说她打排球是为了父母,因为家里条件不好。郎平一步一步逼问,朱婷说我想成为你。郎平说,你不需要成为我,你要成为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郎平让队员找到打排球都初衷。不是为了父母亲人,不是为了功名,是为了自己,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 我们在成长的路上都是匆匆的走着,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你不知道你为什么工作?你不知道你为什么生孩子?我们是否停下来思考过,我为什么这么做?我的初衷是什么?当我们静下来问自己,你的内在知道答案。 3.郎平说让队员除了打排球,更要成为人。 我们总是被外在的身份定义和限制。除了这些,你是谁?你是你的身体吗?你是你的工作吗?你是你的存款吗?你是谁?我们生而为人,来到这个世间体验游玩,我们每个人都值得。我们不再是被交换的条件,我们不再是一个身份,我们成为自己活出自己就是作为人最好的礼物。 整部电影看完让我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是谁?”郎平曾经把自己淹没在输赢得比赛里,后来她当了美国队的主教练,被国人骂卖国贼。她经历了什么?我觉得是放下了更多的小我。再次进入国家队,她完全就是奉献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爱,因为自己曾经陷入的对成绩的惶恐到帮助队员找到自己,轻松打比赛。这已经不是一场比赛而已,是一场寻找自己的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