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使他摆脱了真空的灵魂

1
从上硕士以来一直没有勇气再看这长片(虽然有很多导演的八卦),一共有三个小时,让你接触到这个伟大作家本人。触摸他写出伟大作品的双手。他那神奇的大拇指。
他没见过爸爸。他的爷爷攒起了5400亩地开始卖玉米和羊毛,他对农奴都很好,但是最后却被流放不知到了什么地方。不过5岁以后,他还是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生活了。
而他也就是在一个多民族的环境中长大的(罗斯托夫市,俄罗斯南部)。这个人事实上是在一个绝境中成长的,比如在二战,在癌症楼中他靠写作和上帝对话,最后却奇迹般的痊愈了。或者是在我们常提到的古拉格群岛。
他说,一个人注定要自己成长。
而到了80岁,你一遍又一遍的审视自己的时间,你会更加清晰的看清楚整个过程。了解你自己,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是坐在森林里的长椅上,讲到这一点的。但他一直在用脑。)
我们生命中的美好岁月都在忙碌中度过,我们无暇审视自己。也不要用善良或者是残酷,来给自己贴标签,给别人贴标签。
2
在开头他就说革命是错误的。布尔什维克用:暴力鼓动人民,人民也用暴力面对生活。他们被卷入,而没有去选择——所有的人都不是选择的。
所以他用一句话总结我们的时代,叫灵魂的真空。
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物质,为了物质的文明。这根本就是一个浮士德的现代版本。 大师说,也许人的一生就是没有意义的,但我们希望在某一个程度上,在某一个精神的归结点上,达到更高的层次,再离开这个世界。
就像有那么多有才华的作者达到的那样。有多少种才华,就有多少种主义。
也有很多人的灵魂平静无波,那样的人不去追求苦难。当导演问他苦难是不是一定有益于灵魂,他说,首先我们要能够接受他,并去思考他。如果我不是被投入监狱,那么我的灵魂发展,我的智性发展,肯定是落后的。
我在想我们怎么来背负苦难,怎么来背负自己的生命,让我想起了指环王中的弗罗多,他必须去负担自己的才华和哪一个魔戒。必须时时刻刻与他做斗争。
他一生信奉和谐,并认为只有通过牺牲才能够达到,也就是这个意思。 3
2023年1月25号。苏库洛夫说他无法释怀的问题是,人的残酷。两个人当时在森林里散步,索就指着一颗被雷击中的椴木说,甚至连树木和树木之间都很残酷。
写作中的索,一个难得的观察他的机会。他不会白,白中带灰,灰中带白的胡须就像根须,那么硬查查的恣着。他的眼睛里就像含着泪水,低眉写作。他的皮肤也像树皮一样充满了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