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辞职信的一些想法
先写剧情描述
表现形式:真实的职场里不会有半泽系列如此夸张和咆哮的剧情,日系的戏剧表现形式放大人物的内心活动和举止虽然浮夸但是经历了第一季之后能轻松适应。
内容:1、违规信贷增资股本金违规收购小型企业;2、在处置不良资产项目时政府权力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博弈,背后还有政府官员之间的渎职、金融系统内部腐败、金融机构股东之间的利益斗争等;3、个人职业发展和职业信念之间的抉择。
第二季的故事很简单,1-4集股权收购,5-10不良资产处置。背后的细节引发了自身职业发展的思考。
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一切像按下了暂停键,4月份和公司谈完了解除协议后开始赋闲在家直至现在。有人问过我到底想做什么,人能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继续做下去,我说99%的中国人都不懂幸福到底是什么,99%的中国人都没法选择喜欢的事情当做工作。或许自己理想化太久,我觉得,设定合适的产品方案为客户解决融资问题,就是理想的工作,我把它定义为自己的“职业惯性”
十年前开始从事客户经理一职,从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开始,最简单的OA、DA、DP到LC到b2b L/C后来叫停的RMB L/C,到国内融资的短期流贷项目贷款和BA还有一度风行的物业按揭贷款CIL。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背景不同的股东情况在相同的财报里面就有不同的玄机,有个老领导说传统信贷业务就像老中医把脉,虽然没有系统的分析工具但是经验论就能给自己不断地业务能力的支撑。也是自己想到的职业惯性的一点。
七年前从银行离开,进入了金融租赁行业,行业上升能多迅速,行业衰退就能多神速。
15年开始经济衰退,各地实体经济一片哀嚎,然而国内基础货币量和信贷总量仍在持续上升,大量资金流入政府信用体系。同年大量民营企业开始破产,分别进入清算或重整阶段。
工作信息和剧情对比:
公司股东S1曾给A企业融资,获取大量手续费及利息费用收入,后来公司发展初期,股东S1将A企业转卖给公司,公司成为A企业最大债权人,年度利息挂账约3000万元(欠息)。公司部分股权转让给S2之后,外部债权未得到实现,S2开始向S1谈判原债权转让的担保事宜,此时S1只承诺给S2本金部分偿还,并希望将S1转让股权的溢价部分作为谈判筹码对债项利息进行补贴,此为该项目股东之间的博弈情况。在债权实现的过程中,A企业受到地方政府支持,未按照非诉讼程序的破产重整方案进行债务重整,此时为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然而在此过程中,S1和S2还在为内部利益进行博弈未统一战线对外进行沟通。最后S1用股权转让的溢价谈下S2承担债项产生的欠息部分的总金额(前后总共约6年),地方政府最后通过招商引资以来料加工的形式支撑A企业的发展,A企业最后因为特殊物料加工的体量产生大量现金结算和税收收入,而并无大量实际利润。因此来看吃亏的仅是金融机构和引咎辞职的原S1股东派出代表董事长(原领导)。(此处对标剧中东京中央银行T系和S系之间的派系斗争)
公司给A企业违规融资x亿元,A企业集团关联交易给集团B,集团B通过股权增资形式向子公司金融机构C增资,金融机构C向企业D进行贷款,企业D再通过关联交易借款给集团E,然而公司是集团E的孙公司,通过公开借贷+同业拆借+股东增资形式,公司给集团E进行输血,最终A企业因公开市场违约进入破产重整程序,集团E抽走公司的信贷资金而无直接账面关联交易。受损的只是作为棋子的公司。(对标剧中非法融资非法并购企业的剧情)
商业案件比比皆是,实际情况中,S1和S2之间的股东较量,新股东S2和小股东S3之间的高层领导之间的派系斗争,高层领导下面的中层干部分别向不同的监管机构进行匿名信举报,最后调整薪资,岗位撤销,实际做事的人,跟着引咎辞职的领导就消失在企业发展的河流里。
曾经自己想过安稳的生活,拿着还算过得去的工资混着日子,虽然处理和经历了这些奇葩的案件,但回头来看,就像剧里的中村行长、白井大臣一样,都是黄粱一梦。现在的自己再不是原来那个奔波于各个企业之间设计各种融资产品的客户经理,所谓的职业惯性已经全部不见。2017年计划过放下一切出国念书,然而简单的“积重难返”四个字让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知难而退。
辞职很简单,但放下再开始真的很难,也或许是难吧。